正文內容
評論
返回頂部
青龍洞是貴州非常著名的古建筑群,這些古建筑群依山傍水來到這不僅能看到風景如畫的景色還能看到展現古人智慧的古建筑群,非常精美壯觀,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見識一下青龍洞的魅力吧!
1、景區等級:無
2、門票價格:60元
3、開放時間:08:30-17:00
4、景區電話:0855-5729999
5、景區地址:貴州省黔東南鎮遠城東的中和山
6、交通指南:火車站乘坐公交1路至祝圣橋站下
7、景區官網:無
成人票:¥60
免票政策
14周歲(不含)以下兒童(須成人陪同)憑身份證或戶口薄;
60周歲(不含)以上老年人憑證件(身份證或老年證) ;
80周歲(含)以上老年人可免 1名陪護人員門票進入(《貴州省老年人管理辦法》);
持軍殘、殘疾、警殘、參戰、優撫人員(鑒定殘疾程度為一、二級可免帶陪護1名);
現役軍人、退役軍人、消防官兵憑有效證件;
旅游服務行業從業人員持有導游證、旅行社經理資格證、駕駛員憑旅游從業資格證或旅游專用客運車輛行車證;
國家新聞總署頒發的新聞記者證、省級以上攝影家協會會員證國家新聞總署頒發的新聞記者證、省級以上攝影家協會會員證;
優惠政策
全日制大學生本科及以下學歷的在校學生(未成年人須成人陪同)憑學生證;
現役軍人、軍官、殘疾人憑本人有效證件(須成人陪同)憑殘疾證;
注:上述特惠政策僅供參考,具體說明以景區當天公告為準。
08:30-17:00
*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景區當日實際公示信息為準
用時參考:1-3小時
春夏秋,春夏為當地少數民族節日集中的季節,是旅游的好時機。
春天,黔東南處處山花爛漫,一走進那古色古香的寨門,仿佛到了世外桃源。
夏天的黔東南是避暑的最佳去處,同時8月份期間有諸多苗族侗族民族節日。
秋季是欣賞秋天金色的田野的最好時機,夕陽西下時,遠山如黛,近處梯田水光閃閃。
冬季的黔東南往往不會有太多人,但是卻能看到它本來的沉靜面孔。
公共交通
1.公共交通:火車站乘坐公交1路至祝圣橋站下。
自駕線路
1.貴陽出發:貴陽-滬昆高速-臺江劍河-岑松鎮-榕高速-報京-金堡-鎮遠-景區。
2.湖南出發:湖南-滬昆高速-玉屏-岑鞏-鎮遠青溪出口下高速-走306省道-鎮遠-景區。
市內乘車路線:
市區坐2路車到何石壩,轉盤處有私家面包車開往鹽邊。費用一般為5-10元每人,沒有直達公交車。
第一天:早上06:40分火車站進站口處集合,乘K9378次07:30分硬座火車赴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鎮遠,游覽千年古城:“歪門邪道”穿古巷、看十二座古碼頭、訪古民居、感受古城的古風古韻,體驗古城百姓平靜而悠閑的生活(贈送免費參觀當地民族茶儀中心,可免費品嘗);是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并存、世界上唯一一座貼崖古建筑群;依山因地,與懸崖、古木、藤蘿、巖畔、溶洞天然全成,融為一體,真是巧奪天工。
既有臨江遠眺的吊腳樓,也有恬靜幽邃寺院禪臺,有朗朗書的學子院,更有鑼鼓喧天的戲臺、集天下山水樓閣薈萃為一方的青龍洞(需另行付費60元/人;游覽時間2小時左右)古建筑群,晚餐后自由活動。
第二天:08:00分早餐后乘車約40分鐘抵達景區大門,步行15分鐘到達舞陽河國家級風景區;乘船游覽氵舞陽河2.5小時,觀苗王迎客、巨象飲水、太公釣魚、孔雀開屏等十大景觀;以峽奇、峰險、水綠為主要特點。
以峽谷奇峰、云景水色為韻;以"雄、奇、秀、幽"為特色而名揚天下。
其主體由喀斯特巖溶地貌奇觀;平湖瀑泉、幽谷林海景觀;山岳云岫、幽壑深澗景觀;古剎人文、天象生物等景觀構成舞陽河風景區神奇迷離、令人神往的絕色風光。下午乘K9377次16:10分硬座非空調列車返回林城貴陽;結束愉快旅程!
1、青龍洞建筑群落
青龍洞建筑群落共由30多座靠崖連洞的單體建筑組成,分為青龍洞、紫陽洞、中元洞、萬壽宮(江西會館)、祝圣橋等組古建筑群,集佛教、道教、儒教文化為一體,大部分建筑在中河山腰寬約80米、高低60米、長約300米的狹長懸崖地帶,建筑面積6165平方米。
遠遠望去,這些飛檐翹翼、青瓦紅墻的殿閣就象掛在山的同一平面上,與石崖、溶洞、古木、藤蘿融為一體,自然天成,井然有序,布局和設計別具特色,是貴州保存完好、規模較大的古建筑群。
2、中元洞
中元洞,也稱中元禪院,明嘉靖年間建筑,古稱“北洞”、“中和洞”,為青龍洞古建筑群中三教并存之一的佛教圣地,現有山門、大佛殿、藏經樓、望星樓、獨柱亭、洞門牌坊和六角亭等建筑物。
中元禪院山門建于石隙洞道口,上有清道光年間石刻楣額“入黔第一洞天”,大佛殿左后側山崖上的中元洞有北、西、南三個洞口,洞內有前人題刻的摩崖、詩碑多處,西洞口內有傳說武當山著名道士張三豐云游到此修煉的石床,石床上方有張三豐離開時酷似包袱、雨傘、草鞋等“遺物”的鐘乳石,形神俱靈,令人嘆為觀止。
3、魁星樓
青龍洞前,古老的祝圣橋像一道彩虹,橫跨河上,橋中央有亭子叫魁星樓,為清光緒四年(1878年)鎮遠知府汪炳敖倡捐修,滇黔學子進京趕考必經的祝圣橋上走過此樓,希望能夠魁星點斗,高中狀元,故老百姓又稱其為狀元樓,位于橋的東起第三孔與第四孔之間的橋面上,該樓為三層重檐八角攢尖頂結構。
4、萬壽宮
萬壽宮古時為江西會館,位于中河山石崖中段下部,南鄰青龍洞,北接中元禪院,上有紫陽書院,為一組江南徽派風格封閉式的高封火墻四合院組群,是鎮遠“八大會館”之一。
古時鎮遠為湘黔滇古驛道上的咽喉要道,往來物資經潕陽河、沅水入洞庭湖、長江,聯通全國各地,各地來鎮遠的商人建立的會館眾多,其中又以江西會館規模最大。明清時期在鎮遠經商的江西籍人在此迎客會友,聚會玩樂,建筑群從南至北有大門牌樓,前院戲樓耳房、廂樓和楊泗將軍殿,中院客堂(撫府客廳),后院許真君殿及其北側的客房(南府客廳)和文公祠等等。
5、祝圣橋
祝圣橋,原名舞溪橋,俗稱老大橋,為一座橫跨舞水的東西向七孔大石橋,橋長135米,拱頂高12米,歷史上曾為湘黔滇古驛道上的必經之橋。
古橋始建于六百年前的明洪武初年,清雍正元年(1723年)最后一次修復,其中一次修復竣工時,正值康熙皇帝圣誕,為向圣上祝壽,被更名為祝圣橋,至今保存完好。
6、紫陽書院
紫陽書院亦稱紫陽洞,位于萬壽宮東側石崖上,是青龍洞古建筑群中地勢險要、環境幽深、建筑比較緊湊的一組。書院始建于明嘉靖年間,為紀念大儒朱熹而造,以傳播儒家思想為宗旨,也是黔東地區教早興辦教育和傳播文化的地方之一,院內周圍有摩巖多處,實屬求學養性之地。
7、香爐巖
香爐巖是腳插舞陽河的一個形似香爐的奇特巨巖,與青龍洞一組古建筑只有一條8米寬的公路相隔。巖頂建有一座單檐六角攢尖小亭,因其棚中裝有“鴛鴦戲蓮花”藻井,可俗稱“蓮花亭”。其臨河一面崖壁上,鐫有“沂元光”三字,相傳為孔明所書;“乾坤入釣竿”,戲李烈鈞所書;曾是歷代文人游覽題詠,借景抒情之地。
8、青龍洞
青龍古洞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公元1338年),因明代傳奇道人張三豐真人在此修行,初名真武觀,既是青龍洞建筑群最早的宗教建筑,也是貴州著名的道教勝跡。古觀歷經滄桑,屢經修葺,現幸存殿堂為清同治年間重修,由財神殿、呂祖殿、觀音殿、玉皇閣等單體建筑組成,宗教活動于2008年恢復。
青龍洞古建筑群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鎮遠城東的中和山上。這里山勢挺拔,峭壁懸崖,巨巖、洞穴和為一體。
青龍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代中葉,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貴州著名的古跡。青龍洞風景區由青龍洞、紫陽書院、中元禪院、萬壽宮、祝圣橋、蓮花亭等六個部分組成,有單體建筑35座,集儒、道、佛、會館、橋梁及繹道建筑文化于一身。
背靠青山,面臨綠水,貼壁臨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翹翼飛檐、雕梁畫棟。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分別采用了“吊”、“借”、“附”、“嵌”、“筑”等多種工藝,硬是在一段懸崖上筑出中元洞、紫陽洞、青龍洞、萬壽宮等一片閣樓洞天。
特色美食有苗家酸湯、舞陽河鮮魚、豆腐、社飯。特色小吃有油炸粑、米豆腐(涼拌)、姜糖、甜酒蛋、糖麻園、黃糕粑、綿菜粑、苞谷粑、鍋巴粉等。
鎮遠大河關驛棧
地址 :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步行街大河關碼頭旁
電話 : 0855-5710188
水之瀾客棧
地址 :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鐵溪街3號
電話 : 18985810544
鎮遠循美河畔酒店
地址 : 貴州黔東南州鎮遠縣西秀街涵洞門口斜對面
電話 : 18212370104
返回頂部
旅泊網 Copyright@ 2016-2017 www.dx596.cn 網站備案號 : 鄂ICP備17009702號-1
本站刊登的所有新聞和各種專題資料,均來源互聯網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全國景點門票訂單有問題的請加QQ441963725。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3126號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