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內容
評論
返回頂部
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大片的建筑群呢?這東生圍的產生還可追溯到明清時期,九龍山區當時各方勢力盤縱復雜,匪患、軍閥加上宗族之間斗爭時有發生。當地人為了顧及自家人安全,保全自己的資產,才修建起了這客家圍屋。
景區資質:
國家4A級景區
東生圍門票價格:
20元
景區開放時間:
全天
景區特色:
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古跡
到達方式:
長途汽車至鎮崗鄉
廈蓉高速 → 寧定高速 → 三百山互通 → S327 → S223 → 東生圍
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大片的建筑群呢?這東生圍的產生還可追溯到明清時期,九龍山區當時各方勢力盤縱復雜,匪患、軍閥加上宗族之間斗爭時有發生。當地人為了顧及自家人安全,保全自己的資產,才修建起了這客家圍屋。
東生圍景區距離安遠縣城20公里遠,景區占地面積1236畝。東生圍景區又稱為老圍,景區建造于清道光年間,東生圍景區的建造就花費了26年時間,景區是當地“二品武功將”陳朗庭所建。
東生圍作為中國最大的方形圍屋,傳言,陳朗庭出生在乾隆48年間,因為家族從福建遷徙到安遠縣鎮崗鄉從此在這里生長。少年時候的陳朗庭還是一個放牛娃,長大后的他建造起了這占地面積達到1萬多平方米的東生圍。
這東生圍中存在著199個房間,也被稱作是“九井十八廳”。景區里面可見7扇大門,7條街道,街道是由鵝卵石鋪設而成,各房屋之間四通八達,街道也深入其中。
這圍屋見證著陳氏家族的興盛,家族興盛的時候,這房屋居住的人都達到了五六百人之多。東生圍的外墻高度可達到9.3米,厚1.3米。其外墻堅硬得如鐵一般。
圍屋的墻基是鵝卵石制成,墻面則是用桐油石灰灌縫。墻身的制作是用到了“金包銀”砌法。
這樣的制作下,圍屋還具有防御功能。東生圍建筑規模巨大,外觀上也非常的宏偉壯觀,圍屋也算得上是非常堅固結實。算得上是贛南客家人房屋的代表作。它凝聚的是贛南客家人智慧的結晶。
東生圍、尊三圍、磐安圍、尉廷圍均系陳上達與其兄弟、兒子分別構建,四座圍屋以鼎足之勢同建在一個塅面上.各建筑之間相望,房屋互為犄角。若是一圍遇難,其它的三圍也能夠及時趕過來相救,這樣也就構成一個非常完整的安全防御體系。
這東生圍是依據中國古代建筑庭院跟組群的形式布局的,房屋建造采用的也是這般均衡對稱的方式,沿著中軸線分布著不少建筑,其主要建筑就有正廳、觀音廳、正屋、龍廳等。在主要建筑的左右兩邊位置還能夠見到低矮不同組合的次要建筑。
房屋之間也有間隔,各個房屋之間有相互聯系也有其相互區別的地方。房屋布局遵循的是嚴格的禮制空間布局,這房屋在贛南也算是非常不一般的存在。
返回頂部
旅泊網 Copyright@ 2016-2017 www.dx596.cn 網站備案號 : 鄂ICP備17009702號-1
本站刊登的所有新聞和各種專題資料,均來源互聯網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全國景點門票訂單有問題的請加QQ441963725。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3126號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