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內容
評論
返回頂部
蕪湖赤鑄山是一個充滿歷史韻味跟富有傳奇色彩的地方,而這里據說同時還是一處鑄劍的地方。而漫長歲月里面,更是有不少名人詩篇在此留下,更多內容,介紹給大家。
赤鑄山:位于蕪湖城中跟城東的交界位置
蕪湖赤鑄山是一個充滿歷史韻味跟富有傳奇色彩的地方,而這里據說同時還是一處鑄劍的地方。而漫長歲月里面,更是有不少名人詩篇在此留下,更多內容,介紹給大家。
赤鑄山位于市東北郊,與神山、火爐山、馬鞍山連綿一體,因“山勢逶迤”、“曲徑幽邃”,為近郊之勝境。赤鑄山充滿歷史古韻,極富傳奇色彩。 相傳春秋時干將在此設爐造劍,三年成雌雄二劍,其劍青光閃爍,鋒利無比。
《圖經》云:“干將淬劍于此”。至今山上仍存“淬劍池”、“砥劍石”、“鐵門檻”等遺跡,并都有一段精彩動人的故事。“淬劍池”位于山顛,池不大,水不深,但終年不枯,水清鑒人,頗為神奇。 據書載:干將死后亦墓葬此山。唐代名將李靖曾在附近平叛,安定一方,后人遂在神山建李衛公祠以奉祀。
傳說宋乾道七年(1171年),蕪湖大旱,縣令沈端節到赤鑄山李衛公祠祈雨二日后喜得,乃建一亭,取蘇軾《喜雨亭記》文竟,命名“志喜亭”。從此,“《神山時雨》”名聞遐邇。歷代文人雅士愛來赤鑄山尋古探幽,留下甚多詩篇:“古劍莫空,寒光齊泰一”、“贛江曾投芙蓉,風雨打石松”,使“紅鑄綠鋒”古韻長存。
1977年,蕪湖市人民政府始建神山公園,植樹造林,恢復景點,重建知溪亭,挖掘芙蓉湖,豐富和美化了“紅色朱清風”這一著名景觀。
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處承建的赤鑄山路節點立交(鳩江北路-徽州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是連接中心城區、城東新區與蕪湖東高速出入口的一條重要連接線。
隨著城東新區的不斷發展,以及與中心城區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現狀路口采用紅綠燈控制的主干路道路標準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量需求,開展其快速化改造建設迫在眉睫,建成后將極大提高城東地區交通通行能力。
根據該項目已批準的規劃設計,原赤鑄山路設計限速為60公里,改造后設計限速仍為60公里。
規劃設計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各類桿管線遷改,鳩江北路、中江大道、河清路、安瀾路等四個下穿通道,三座人非通道。
目前實施的綠化臨時遷改,是為了解決施工期內交通疏解道路和管線遷改,只是在四個下穿通道路口處的道路有所拓寬,將占用部分綠化用地。整個道路綠化和相關設施將在快速化改造項目完成后按規劃方案進行恢復重建。
返回頂部
旅泊網 Copyright@ 2016-2017 www.dx596.cn 網站備案號 : 鄂ICP備17009702號-1
本站刊登的所有新聞和各種專題資料,均來源互聯網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全國景點門票訂單有問題的請加QQ441963725。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3126號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