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內容
評論
返回頂部
繁昌人字洞舊石器遺址,這是處于昌江流域的一處古人類遺址,在此發現了三百多件石骨制品。遺址展示這片土地上最早的人類活動遺跡。在此發掘出的大量文物,在原地建造起一個展覽館展示給大家。
人字形洞遺址:
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
繁昌人字洞舊石器遺址,這是處于昌江流域的一處古人類遺址,在此發現了三百多件石骨制品。遺址展示這片土地上最早的人類活動遺跡。在此發掘出的大量文物,在原地建造起一個展覽館展示給大家。
人字洞位于癩痢山南麓,海拔100米。它是三疊紀巖石中水溶作用形成的洞穴,是早期人類生活和休息的理想場所。40多米厚,含有化石骨頭碎片,上部中間部分包含石材產品,骨頭的產品和豐富的脊椎動物化石,和較低的部分包含少量的小哺乳動物化石。
繁昌人字洞舊石器遺址于1998年5月被發現,正面被稱為“人字型”。經過三年多的挖掘,考古學家發現了7000多件更新世早期哺乳動物化石標本和300多件石器和骨骼制品。
據了解,在出土的石質和骨質文物中,有十余件具有加工痕跡的骨質文物,專家認為這些石質和骨質文物應該是古代人類制造的工具。
經古地磁和野外觀測,專家認為繁昌洞穴遺址應該是約200萬至240萬年前更新世早期人類活動的遺址,是在歐亞大陸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活動聚集點。
從9月到11月,1998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和安徽省考古挖掘團隊,人字洞第一次發掘,面積近500000平方米,16.7米厚積累網站,中間,早發現早更新石制品30多塊,骨產品超過10塊,各種各樣的哺乳動物化石,60多個品種。出土的石制品有石芯、石片、刮刀等。
其打制方式是最原始的錘擊法。所用石材主要為黑鐵礦石,約占總礦石的85%,其次為燧石、石英片麻巖等,共近10種。石頭的多樣性是判斷文物的重要標準之一。10多處出土骨制品的撞擊點,甚至極其仔細的修復疤痕都清晰可見。
專家鑒定它是早期人類的文物。為了慶祝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院士90歲生日,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獲得了人字洞穴遺址出土的石頭和骨頭文物。
返回頂部
旅泊網 Copyright@ 2016-2017 www.dx596.cn 網站備案號 : 鄂ICP備17009702號-1
本站刊登的所有新聞和各種專題資料,均來源互聯網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全國景點門票訂單有問題的請加QQ441963725。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3126號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