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內(nèi)容
評論
返回頂部
冕寧靈山寺的香火一直都很旺盛,這在一定程度上,當然是因為靈山寺非常靈驗。來這里的游人,幾乎都是懷揣著美好的愿望來這里的。腳踏上這片土地后,感受這里的美好。靈山景色原本就極好,此山本就很有靈氣。
地 址:四川省冕寧縣城以東17公里處的靈山景區(qū)
冕寧靈山寺的香火一直都很旺盛,這在一定程度上,當然是因為靈山寺非常靈驗。來這里的游人,幾乎都是懷揣著美好的愿望來這里的。腳踏上這片土地后,感受這里的美好。靈山景色原本就極好,此山本就很有靈氣。
靈山寺在冕寧縣以東20公里的崇山峻嶺中,有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古剎。那是省內(nèi)外近百年來著名的宗教勝地靈山寺。靈山寺以其美麗的風景、傳說、神奇和香火鼎盛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和游客。
靈山寺建于清朝乾隆年間,是目前冕寧縣最大的宗廟。主樓是大殿寶殿,寬敞宏偉,結(jié)構(gòu)莊嚴。前廳中央為釋迦牟尼,兩側(cè)為十八羅漢。后殿供奉靈山寺創(chuàng)始人、烏鎮(zhèn)僧人楊學(xué)信的木刻神像。面對著大佛的是坐著的韋陀護法神像。
據(jù)說世界上的韋陀都是站著的姿勢,只有靈山寺的韋陀是坐著的,因為靈山寺是干凈的,不工作的韋陀是站著保護的。殿前正中是新建的琉璃瓦大門,以大院為中心。在寺廟的兩側(cè),有許多房屋和走廊,它們垂直和水平連接,形成一個古老的建筑群。門外,有六棵高大挺拔的松樹,三、四個人才能環(huán)抱住,這些樹至少有兩百歲了。它是靈山寺的主要標志。
靈山寺的歷史已載入史冊和石碑中。楊祖師俗名楊學(xué)信,法號悟真,佛號普渡,常德府龍陽縣,湖南省。清朝乾隆四十七年,我去了冕寧。我聽說燈臺山是古代燃燈古佛修行的地方。“遂策杖往觀,直至峰頂,果然勝跡猶存,故址顯在”。
靈山寺建于乾隆五十九年之后。縣令辛大成為寺題名“西靈”,民間稱“靈山寺”。楊祖師在冕寧22年,他在靈山寺修行了9年。清代嘉慶九年二月端坐逝世(死)。七天后,他的弟子打開神龕看了看,卻看到他的臉紅光,好像他還活著。他把自己的遺體搬到佛堂,供奉了很長時間。他的身體完全干硬,不再腐爛。在靈山寺右側(cè)一公里處,有一個天然的巨石,呈八字形狀,頂部平坦。據(jù)說是楊祖師“坐化圓寂”的禪石
返回頂部
旅泊網(wǎng) Copyright@ 2016-2017 www.dx596.cn 網(wǎng)站備案號 : 鄂ICP備17009702號-1
本站刊登的所有新聞和各種專題資料,均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全國景點門票訂單有問題的請加QQ441963725。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1102003126號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