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內容
評論
返回頂部
張飛廟是一個非常有歷史感的景區,這個寺廟算是比較安靜的寺廟,在這里可以觀賞到的景區也有不少,寺廟的門票也不是很貴,就是交通方面可能會麻煩一些,建議自駕前往。
1、景區等級:AAAA
2、門票價格:40元/人
3、開放時間:08:00-17:30
4、景區電話:023-55381666
5、景區地址:重慶市云陽縣南濱路15號
6、交通指南:在重慶市區四公里綜合換乘樞紐站、龍頭寺汽車站均可搭乘前往云陽的縣級大巴
7、景區官網:無
成人票:40元/人。
優惠人群政策:
1.對身高1.20米(含1.20米)以下兒童,實行免票;1.20米以—1.4米兒童,購優惠票。
2.對現役軍人、60周歲(含)以上、70周歲(含)以下的老年人憑《重慶市人民政府敬老優惠證》和身份證,門票費用減半收取。
3.對烈屬、革命傷殘軍人、軍隊離休干部、殘疾人、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憑有效證件和身份證免收門票。
(以上所有政策僅供參考,具體以景區當天公告為準)
08:00-17:30(全天);停止入場時間:17:2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023-55381666。
張飛廟是一年四季都比較適合游玩的地方。
到張飛廟建議游玩一到三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最佳。
地址:重慶市云陽縣南濱路15號。
張飛廟正門入口 → 結義樓 → 望云軒 → 字畫廊 → 正殿 → 助風閣 → 《出師表》展室 → 杜鵑亭 → 碑室。
張飛廟依河而建,園林景觀與寺廟建筑融為一體,氣勢雄偉。寺外環境幽靜,寺前臨江石墻上刻著“江上風清”四個大字,字型秀麗。寺里有張飛塑像,收藏了大量自漢唐以來的詩文書畫等數百件文物,大多是稀世珍寶。素有“三獨”之稱。
張飛廟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山水園林與寺廟建筑融為一體,相互襯托。寺外有黃桷臺階、石橋澗流、瀑潭藤蘿、林溪茅亭等風景園地,秀麗而寧靜。
寺廟的古建筑,如結義樓、書畫廊、正殿、助風閣等等,都是有精確的布局,層迭錯落,有著獨特的風格,不僅有北方建筑的宏偉壯麗,還有美麗的南方建筑的魅力,更有園林點染、竹木掩映、曲徑通幽。因此,張飛廟被譽為“巴蜀勝境”。
登上二樓陡峭的臺階,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雕塑面朝江立,云陽張飛廟,始建于蜀漢晚期,經修繕,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據說,范疆和張達被大臣殺死后,張飛的頭被砍下來獻給了東吳。但在半路上,他們聽說了吳和蜀的和談,就把它的頭扔進河里,剛好一個漁夫在岸上捕魚打撈上岸。因此,人們把它埋在飛鳳山腳下,并建立寺廟紀念它。
重慶朝天門碼頭位于長江和嘉陵江的交匯處。它是重慶最大的水上碼頭當時碼頭上有很多吊腳樓,是當時重慶最繁華的地方之一。直到今天,朝天門碼頭仍然非常繁忙。
鬼城豐都。由于鴉片在清朝盛行,而且價格昂貴,許多人自己種植罌粟,所以他們不僅可以吸鴉片,還可以賣它來賺錢。
重慶萬州古橋建于1870年。橋的兩端是供普通人行走的石階。橋上有六個房間非常古樸而美麗,但是在1970年被淹沒了。
重慶美食推薦
一、重慶火鍋
重慶火鍋,算得上是中國的代表火鍋品種之一,以其辣、麻、鮮、香的特點而廣受歡迎。在重慶,火鍋店隨處可見,無論是早晨還是深夜,總能找到一家讓人流連忘返的火鍋店。
二、串串香
串串香雖然起源于成都,但也是重慶本土特色美食中的翹楚。它是將各種食材穿在竹簽上,先用滾水煮熟,然后蘸上獨特的底料,各種口味猶如一串串香氣四溢的“串串香”串燒而成。
三、辣子雞
重慶辣子雞作為巴蜀菜系的代表之一,這個菜可不是一般的辣,就像被火山噴發的味蕾一樣,辣到你爽到不要不要的。
四、蹄花湯
重慶蹄花湯也是一道具有濃厚川渝風味的經典美食,選用優質的豬蹄作為主要材料,經過老板的精心熬制后,蹄花湯呈現出濃郁的香氣和鮮美的口感。
五、烤魷魚
重慶烤魷魚,這是一道融合了川菜與海鮮的絕妙美食,新鮮干凈的魷魚塊放入特制腌料中進行腌制,給魷魚帶來辣香和爽脆的口感,用特制竹簽串好腌制好的魷魚塊,使它能夠在燒烤時更加的均勻受熱,正宗的重慶烤魷魚,通常是用木炭火來進行火烤,這樣烤出來的魷魚外焦里嫩,香氣撲鼻,記住,在燒烤時要保持火源適中,注意翻烤,烤的時間也不要太長,免得讓魷魚過度變干,吃上一口烤魷魚,香辣又爽口,回味無窮!
在張飛廟附近也有不少適合住宿的地方,如云陽銅雀閣客棧、維也納酒店(重慶云陽濱江大道店)、漢庭酒店(重慶云陽濱江購物公園店)等地。
公共交通
在重慶市區四公里綜合換乘樞紐站、龍頭寺汽車站均可搭乘前往云陽的縣級大巴,車程約4小時,至蓮花車站下,換乘至盤石的縣級車(車程約20分鐘)到長江南橋頭下,再步行10分鐘即可游覽云陽張飛廟景區。
自駕線路
經渝宜高速公路到云陽下道,經濱江大道,過云陽長江大橋至云陽張飛廟景區。全程約310公里,共3.5小時車程。
停車場
參考價格:¥5/小時
庫位:100
地址:停車場。
返回頂部
旅泊網 Copyright@ 2016-2017 www.dx596.cn 網站備案號 : 鄂ICP備17009702號-1
本站刊登的所有新聞和各種專題資料,均來源互聯網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全國景點門票訂單有問題的請加QQ441963725。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3126號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