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網師園中有著不少值得打卡的景點,非常推薦小伙伴們前去游玩參觀哦!那么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網師園吧!網師園的景點介紹及游玩指南詳見下文。
1、景區簡介
網師園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始建于宋朝,是我國江南中小型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網師園面積約10畝(包括原住宅),造園布局精致,文化內涵深蘊,園林氣息典雅,實為園內有園,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網師園,位于蘇州葑門附近的帶城橋南闊家頭巷11號,是一座典型的宅園合一的私家園林。
網師園位于蘇州市城區東南部帶城橋路闊家頭巷11號,是蘇州園林中型古典山水宅園代表作品。網師園始建于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9年),舊為宋代藏書家、官至侍郎的揚州文人史正志的“萬卷堂”故址,花園名為“漁隱”,后廢。至清乾隆年間(約公元1770年),退休的光祿寺少卿宋宗元購之并重建,定園名為“網師園”。
2、景點介紹
網師園幾易其主,園主多為文人雅士,各有詩文碑刻遺于園內,歷經修葺整理。網師園占地約半公頃,是蘇州園林中最小的一座。園內主要建筑有叢桂軒、濯纓水閣、看松讀畫軒、殿春簃等。網師園的亭臺樓榭無不臨水,全園處處有水可依,各種建筑配合得當,布局緊湊,以精巧見長。為典型的宅園合一的私家園林。住宅部分共四進,自轎廳、大客廳、擷秀樓、五峰書屋,沿中軸線依次展開,主廳“萬卷堂”屋宇高敞,裝飾雅致。
3、游玩指南
園林中央是個大池塘——彩霞池,所有建筑圍繞池塘一圈。東部為住宅區,北部為書房區,西部為內園區,南部為宴樂區。園林有兩個門,北門和東南門,北門是后門,東南門是正門,建議從東南門進入,圍繞池塘逆時針游覽一圈,便能把園林中的建筑都看一遍。
園林東部區域由南到北依次是轎廳,主廳萬卷堂,主人起居、會客用的擷秀樓,藏書用的五峰書屋(南宋“萬卷堂”故址),五峰書屋東北邊是梯云室。其中轎廳中有一頂雕刻細致到幾近鏤空的轎子,萬卷堂對面的門樓和擷秀樓前的門樓都有著精美的磚雕,梯云室的門窗上則有漂亮的木雕,游覽時可注意下這幾個點。
從五峰書屋貼著彩霞池北部,往西走,游覽園林的北部區域。五峰書屋西邊有主人讀書用的集虛齋,和園主子女讀書用的竹外一枝軒。再往西走到看松讀畫軒,是用來體會園中景致的地方,門前種著松柏。春天賞花,夏天聽蟬,秋聞桂香,冬天看雪覆蓋在松柏上,一年四季的景是一幅幅畫,“讀畫”二字非常貼切。
接著往西就到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西部的內園區。畫家張大千曾在內園里的殿春簃居住過,為了畫好老虎還在院里養過老虎,后來老虎死了,現在在網師園最西邊墻壁的半亭下還能看見張大千為老虎立的墓碑。往南走,到位于園林西部中間的月到風來亭,亭子臨著彩霞池,能看到池塘周邊白強黑瓦的建筑靜靜倒映在水里,是園內觀景最佳處之一。到了晚上,又是賞月最好的地方。亭子中還有一面大鏡子,起到視覺上擴展空間的作用。
再往南,穿過濯纓水閣,來到園林的南部區域。這里有主人撫琴的琴室,用來閑居的蹈和館。往東登上黃石堆砌的假山云岡,可俯看園中景致。繼續往東,走過主人生活起居兼會客用的小山叢桂軒,可以看到一座超級迷你的小橋躺在小水澗上,名引靜橋。這座小橋是網師園有名的建筑,兩側各有五個臺階,三步便能走過去。橋位于水澗和彩霞池交匯處的河口,因為它的小反倒襯托得彩霞池看上去很開闊,園林的空間也好像變大了。
網師園北邊是蘇州有名的餐飲、工藝特色街十全街。不只十全街,在與它交叉的鳳凰街上都有很多餐館,老蘇州茶酒樓、協和菜館做的都是蘇州本幫菜,可以嘗嘗蘇州特色美食松鼠桂魚、響油鱔糊、碧螺蝦仁等。工藝品有售蘇州刺繡、字畫、絲綢等。周邊的住宿有南林飯店、旅居姑蘇飯店、南園賓館等。這一帶還有景點滄浪亭,可一并游覽。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