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陵公園是沈陽這座歷史悠久塞外名城上,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陵墓,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那么北陵公園有什么建筑特點呢?
2、中軸線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的古建筑,大多講究都講究中軸對稱。無論是北京故宮,北京天壇,還是沈陽故宮,都是有這樣一條中軸線。北京故宮的中軸線甚至就是整座北京城的中軸線。
昭陵也有這樣一條很長的中軸,中軸心正對著沈陽市皇姑區(qū)的北陵大街。
我們就沿著中軸線一直往前走,直奔主題。
3、雕像
在昭陵中軸線的中央位置,立著皇太極的雕像。皇太極的文治武功,讓他成為了中國歷史上聲名赫赫人物。在辛亥革命之后,統(tǒng)稱皇太極是著名的軍事家。它在位17年,完善了八旗制度,與蒙古聯(lián)盟,統(tǒng)一了東北全境,多次給明軍以沉重的打擊,為大清朝取代明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4、石板
鋪在這條中軸線上的石板,經(jīng)過歲月的侵蝕,很多已經(jīng)破裂了,現(xiàn)在用鐵柵欄保護了起來,這是歷史的痕跡,也算留給我們后代的文化遺產(chǎn)。
5、石牌坊
中軸線的正前方,就是石牌坊,始建于是康熙年間,是一坐仿木架結(jié)構(gòu)的牌坊,使用歇山式的建筑風格,看上去非常的恢弘大氣。
穿過石牌坊,我們看到前方這座大紅色的門,叫做正紅門,它就是陵園的正門了。
過了正紅門,在這個陵園的中軸線上,還是神道,神道兩側(cè),就是石像生和華表
石像生有石獅子、麒麟等。
6、華表
華表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古代建筑物。相傳華表在原始社會的堯舜時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據(jù)說堯帝在位時,在交通要道設(shè)立木柱,供人書寫諫言,針砭時弊。后世的皇帝便下令把這種建筑建在陵寢前或者是宮殿前,以表示皇帝納諫從流,不固執(zhí)己見。
華表上的蹲獸叫犼,傳說它是龍生九子之一,因其生性好望,所以把它安放在華表上邊。在陵寢外面的華表上也有一對,只不過頭的朝向不同,朝向陵里的是望君出,告訴皇帝不要沉緬于悲痛之中,要及時回到朝中處理朝政。頭朝外的叫望君歸,告訴皇帝不要忘記先祖的功德,要時常來拜祭。
7、神功圣德碑亭
神道正對的這座亭子,就是昭陵的神功圣德碑亭了,碑文是用滿漢兩種文字雕刻的,上面定述了清太宗皇太極的生平,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以及他的豐功偉績。
8、寶城
方程的后邊,就是寶城了。在很多旅游資料中都介紹說,寶城中埋葬著皇太極和博爾濟吉特氏,兩個人。但是大家要知道,博爾濟吉特氏可就是大名鼎鼎的孝莊皇太后,先后輔佐了大清國的三位皇帝。據(jù)史料記載,為了遵從孝莊皇后的遺囑,孝莊死后,靈柩并沒有運往沈陽與皇太極合葬,而是暫時安放在離北京125公里的清東陵,在“暫安奉殿”中,一安放,就是37年。直至雍正3年,才在原處就地起建陵園,將孝莊皇后葬入地宮。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