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小伙伴想到這個銀山塔林去玩,那么景區都有哪些值得玩的地方呢?其實還是有挺多的,下面是一份比較簡單的景區經典景點打卡攻略,有感興趣的可以一起看看,下面是詳細的攻略介紹。
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句廣為流傳的說法知易行難。

在宗教史上地位頗高的銀山塔林歷史悠久,山不高,路不陡,樹林茂,游客稀,適宜四肢不勤,缺乏鍛煉和小編一樣天天埋怨“不如歸去”的小伙伴。

景色也是絲毫不遜色,尤其塔磚非常震撼,有點吳哥窟的大片即視感。

快來跟小編一起探訪明清時期“燕平八景”之一的遼代古塔群,去感受歷史滄桑與夏日交織而成的美好景象吧。
01、銀山塔林
銀山塔林位于昌平區城北30公里處,是遼金以來北方佛教圣地,為明清時期“燕平八景”之一。因懸崖陡峭如同高大的墻壁一樣,色黑如鐵,而大雪之后漫山皆白山色如銀而得名“鐵壁銀山”。

銀山的遼代塔群是中國現存遼塔最多的著名風景區。塔群自金元以來,經明、清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銀山寶塔數不盡,但歲月滄桑,至今也只存十八座了,其中有密檐磚塔七座,覆缽塔十一座,散落在整座山上。

大片塔群高者數丈,小者徑尺,高低錯落,布局規整結構一致,均為八角形平面,造型精美,塔身有許多浮雕,線條優美,歷經滄桑,年代久遠,卻保存完好,據說因為這里山高路遠,人跡罕至,所以在動亂年代才得以幸免于難。如今,銀山塔林已成為國務院公布的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2、景色預覽
景區有前、中、后三座主峰,中峰“獨出云霄”最高,海拔達726.81米。這里山美、樹美、塔多,是春季徒步賞景的好去處。銀山南麓有眾多古塔林立于峽谷之間,最為壯觀的是華禪寺內的金代佛塔。

#密檐塔#

密檐塔是漢傳佛教塔,層數越高,表明里面所葬僧人名望越高。七座密檐磚塔中有五座保留下來題記,可知塔主法號,但七座塔都沒有年號題記存世,根據其建筑形式推斷為金代。
#覆缽塔#


覆缽塔是藏傳佛教的建筑形式,目前的十一座覆缽塔均無年號及塔主題記,建筑均為明代風格。

#轉腰塔#

在這數不清的寶塔中,有一座蘑菇狀的石塔,這就是銀山寶塔中有名的“鎮妖塔”,又叫“轉腰塔”。傳說,有點腰疼、腿疼的病,只要左轉三圈,右轉三圈,腰腿疼的病就能明顯減輕,所以直到現在,來銀山的游客,都要登上轉腰塔,一試這塔石的功力。
#落落洞#

落落洞,由上下兩層構成,上層用來供奉佛像的佛龕,下層是數百年前僧人起居修行打坐的地方。
#法華禪寺#

遼代于山前建有寶巖寺,金朝(公元1125年)該寺被改建為大延圣寺,明朝(1448年)重建,欽賜寺名法華禪寺。下領七十二庵,為京郊名剎。
# 古佛巖 #

古佛巖是銀山的一處重要景點,顧炎武的《昌平山水記》里有記載,巖石上有古人的鐫刻和佛像。(彌勒佛像)刻像看似中國禪宗始祖—菩提達摩。
#望寶川#

徒步還會經過望寶川民俗度假村,該村位于長陵鎮北部5公里處,這里四面環山,溝壑縱橫,樹木繁茂,空氣清新,數百座民宅依山傍水,錯落有序。站在山頂舉目四望,銀山塔林全貌盡收眼底。

銀山的高度雖然說不上高聳入云,但也是險峻無比,山路基本是臺階路,或盤旋,或如樓梯般直上直下。銀山頂峰風光無限,會徹底消散你全部的疲勞,帶給你“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小”的無限快意!
文章來源:銀山塔林官微
素材來源:度戶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