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圓明園都不陌生吧?但是北京的圓明園是被毀了之后的樣子,但是珠海的圓明新園選擇圓明園40景中的18個景點,按1:1的比例建造。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好玩的景點吧!
1、遠瀛觀
遠瀛觀景點是西洋樓景區的主要景點,從南北軸線上可劃分為南、北、中三段。昔日曾是乾隆皇帝寵愛的香妃生活和娛樂的場福海中央,從島上可隔湖眺望四周如畫的景色。
2、長城
圓明新園的長城是按一比二的比例仿北京古長城而建,起點為南海雄關,終點至郭超山頂,沿途設有眾多烽火臺供游客風賞珠海全景及澳門景觀。
3、大水法
大水法是遠瀛觀前的設施。與它前面的噴泉、漢白玉門柱上的精美雕刻組成一種異國情調。
配殿所展示的圓明園的誕生、盛期、焚毀、新園逢時等時期的珍貴圖片資料,是中國近、現代史的縮影。
大宮門的上方懸掛著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題寫的園匾“圓明新園”四個大字。門前的金水橋架落在形如曲月的御河上,橋外聳立著雕刻精美的華表和威武雄壯的石獅。
4、西洋樓群
建在長春園的一群歐洲式園林建筑,俗稱西洋,由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等十余個建筑和庭園組成。它建于乾隆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傳教士朗世寧、蔣友仁、王致誠等設計指導,中國匠師建造。建筑形式是歐洲時期巴洛克風格,造園形式為“勒諾特”風格。但在造園和建筑裝飾方面也吸取了我國不少傳統方法。例如:這些建筑主體為西洋式,樓頂裝飾則采用中國古代傳統的琉璃瓦。西洋樓群有幾組水法(人工噴泉)頗為別致。
5、萬方安和
萬方安和,建于雍正初年公元1726年。它的建筑形式很奇特,房屋建在水池里,成為一個萬字型,寓意四海承平。房屋有三十三間,東西南北,室室曲折相通。在通風、保暖和采光等方面,都有獨到的講究之處,具有冬暖夏涼之妙。雍正帝最喜歡在這里居住。南面正室的匾額題有“萬方安和”,后來便成為這一帶的統稱。雍正四年即“萬方安和”建成的第一年,雍正賜弘歷(即乾隆)讀書于此處。
6、曲院風荷
始建于公元1729年左右,這是仿杭州西湖的“曲院”。西湖的曲院,原來是宋朝的一處釀酒作坊,四周有池,荷花最多,隨風搖蕩其中,因而取名“曲院風荷”。乾隆很喜歡這個景致,于是南巡江南時仿此景置于園中。乾隆曾經贊揚此處佳景賽過杭州西子湖。
7、濓溪樂處
建于公元一七二七年左右,是園中賞荷的地方。在長滿荷葉的水面上,有一組臨水殿堂;有伸向水面的香雪廊。乾隆、嘉慶帝也特別喜歡在此吟詩作對。乾隆帝居于圓明園時,在濂溪樂處作詩最多。
8、平湖秋月
西元1729年初已建成,是仿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造型上融匯了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和雙峰插云之精華。它依山面湖,竹林茂密,每當秋深月皎,面對十頃澄湖,波光漣漪,有如置身於西子湖畔。
嘉慶曾對石舫有詩云:近水長屋以舫稱,逢窗開處稱吟。偶然假借名活畫,活畫方斯恐未能。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