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館三期即將開館啦,本次展覽凝聚了考古及科研以來十年的心血,只為了向大家展示楚國八百年的歷史,省博三期將展覽曾侯乙編鐘,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前去參觀。
? 2021湖北省博物館三期開館時間
省博三期新館建筑面積6.4萬平方米,包括文物展覽大樓及旅客接待、文物保護、文物研究中心。除曾侯乙展外,新館還會推出曾世家、越王勾踐劍、梁莊王、古代書畫展,以及集該館數(shù)十年考古、科研成果之精華全新推出的楚國八百年展。目前布展工作正在緊張進行,新館本月底將投入使用。擴建完成后,省博建筑群總建筑面積將達到11萬平方米,從高空俯瞰如一個“鼎”字。
? 2021湖北省博物館三期展覽內(nèi)容
曾侯乙編鐘于1978年出土于隨州市曾侯乙墓,年代為戰(zhàn)國早期。鐘架長7.48米、高2.65米,鐘體總重達2500多公斤,是名副其實的編鐘之王。全套編鐘共65件,分3層8組懸掛在曲尺形的銅木結(jié)構(gòu)鐘架上,上層為3組共19件鈕鐘,中下層為5組共45件甬鐘,另有一件楚惠王贈送給曾侯乙的镈鐘。編鐘及鐘架、鐘鉤上,共有銘文3755個字,內(nèi)容為編號、記事、標(biāo)音及樂律理論,稱得上是中國最早的音律學(xué)專著。
經(jīng)過對橫梁一整個下午的調(diào)試,10月14日晚,第一件編鐘——楚惠王贈送給曾侯乙的镈鐘,經(jīng)工作人員小心抬起,掛上掛鉤,掛到湖北省博物館(以下簡稱“省博”)三期新館曾侯乙展廳曾侯乙編鐘柱下面一根橫梁正中的位置……
曾侯乙編鐘鐘架的上下兩層橫梁由6個鑄銅人架起,周圍由玻璃圍成一個長方體,架好后的曾侯乙編鐘處于玻璃體的環(huán)境內(nèi)。編鐘所在位置處于曾侯乙展廳一樓正中,周圍展出有其他樂器,以及曾侯乙墓出土的其他文物。從墻邊臺階可以走上曾侯乙展廳二樓,手扶二樓圍欄可以俯看玻璃體內(nèi)的編鐘全貌。
整個曾侯乙展廳陳展面積3000多平方米,位于省博新館左側(cè)一樓和二樓,它是新館的核心展區(qū),曾侯乙編鐘又是曾侯乙展廳的核心文物。
這套編鐘音樂性能出色,除镈鐘之外的64件鐘均能達到“一鐘雙音”的演奏效果,整套編鐘的音域可跨五個半八度,其音列是通行的C大調(diào),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樂曲,堪稱稀世之寶。多年來,編鐘演奏一直是省博最受游客歡迎的互動活動。曾侯乙編鐘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有學(xué)者將曾侯乙編鐘與兵馬俑并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曾侯乙編鐘里的镈鐘占據(jù)最重要的位置,镈鐘鎮(zhèn)部鐫刻有31字的銘文“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陽,楚王酓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陽,其永時用享”,意思是說,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楚王熊章從西陽回來,專門為曾侯乙做了這件镈鐘,送到西陽,讓曾侯永世用享。銘文的內(nèi)容與其他鈕鐘、甬鐘的銘文內(nèi)容完全不同,沒有一字涉及樂律方面。經(jīng)研究,學(xué)者們發(fā)現(xiàn),镈鐘懸掛在最顯眼的位置,表示對楚國的尊重。楚國給曾國送如此厚重的禮品,說明曾楚兩國的友好關(guān)系非同一般。
-
鄭州中國綠化博覽園
鄭州·中國綠化博
2092 03-14 -
南通洲際綠博園
南通綠博園比較適
2535 03-14 -
天府花溪谷
這處天府花溪谷景
999 03-14 -
沙河市桃花源風(fēng)景區(qū)
沙河市桃花源風(fēng)景
247 03-13 -
神鹿峰旅游度假區(qū)
神鹿峰旅游度假區(qū)
1522 03-13 -
鏡泊湖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
黑龍江鏡泊湖風(fēng)景
1315 03-13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