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出國的朋友想要把自駕的汽車也托運出去,那么汽車托運出國的運輸方式有哪些呢?汽車出口常用的幾種運輸方式有哪些?詳情見正文,有需求的朋友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1、海運
滾裝船運輸
滾裝船是專門設計用于裝運汽車、卡車或滾裝貨物的專用船舶,所要運輸的車輛可以直接駛入到船體內部的專門車輛停放場所(類似于停車場),靠固定裝置、綁帶等配合加固。這個運輸方式在我們之前的文章《汽車的水上搬運工--車輛滾裝船》中有專門介紹過,大家想詳細了解的可自行跳轉。
優勢:
裝船工藝簡單;
車輛交付情況可視化;
監管查驗簡便;
無需進行危險品申報;
安全、貨損小;
劣勢:
滾裝運力資源較少;
海運價格高;
航線相對固定無法滿足特殊發運方向要求;
對裝載貨物有高度、寬度和重量限制;
部分船東對于新能源二手車的要求150公里以內,生產日期不超過半年;
集裝箱運輸
集裝箱海運的運力和航線比滾裝船要多很多,可以說幾乎所有港口都有集裝箱船掛靠,所以通過集裝箱船運輸在線路的選擇上可能會更廣泛些。
但集裝箱運輸車輛是要通過集裝箱整車支架技術將車輛裝入集裝箱才能運輸,而集裝箱的體積是固定的,所以根據汽車長度和高度的不同,也會衍生出裝1-4臺的不同方案,且裝卸難度大,需要專業團隊完成(具體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汽車出口‖把多輛汽車裝入集裝箱,需要幾步?》)。而每柜運輸成本如果比作一個固定值,那每柜能裝幾臺車就直接影響著單車的運輸成本。另外,新能源車由于電池、裝卸等原因,也是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質。(具體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汽車集裝箱海運出口?你一定要注意嘍!》)
優勢:
集裝箱運力充足;
海運價格相對較低;
航線多樣化滿足小批量個性化要求;
劣勢:
裝箱工藝復雜,需要專業團隊完成;
車輛交付質量可控度低;
危險品申報要求多;
目的港拆箱作業難度大;
集裝箱海運新能源整車出口物流行業標準不統一;
各地口岸海事局目前都還未有統一的手續辦理流程,危險品出口申報時各口岸所需提供的材料也盡不相同;
2、鐵路
集裝箱運輸
鐵路集裝箱的裝運方式和海運集裝箱相同,通過集裝箱整車支架技術,根據車型大小將1-4輛汽車裝入集裝箱內。但鐵路集裝箱運輸的運力肯定不能與海運相比,鐵路包列運輸滿載也才55柜(40HQ),按常規車輛裝載2-3臺計算,滿列可以裝載110-165臺。發運站點則是通過像西安、重慶、成都、蘇州、長沙等火車站進行發運,但由于運輸基礎條件的限制,鐵路運輸也僅能在歐亞大陸上運行。
優勢:
受氣候和自然條件影響較小,連續性強;
相較于海運到歐洲動輒40天的航程,中歐班列20天左右的到站速度還是可圈可點;
車輛發運后相對安全;
鐵路運輸新能源汽車可不按危險貨物管理;
劣勢:
裝箱工藝復雜,需要專業團隊完成;
目的港拆箱作業難度大;、
班列常規線路站點相較于海運較少;
整列數量限制,運載數量相對較少;
JSQ籠車運輸
JSQ型雙層凹底商品汽車運輸專用車班列是鐵路運輸中的一個專業運輸車輛的專有車廂,較集裝箱班列有運輸載最大的優勢。(具體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知識拓展‖JSQ鐵路籠車出口車輛知多少!》)
其實,有時在想鐵路JSQ籠車運輸VS鐵路集裝箱運輸的對比,就像集裝箱海運VS滾裝船運輸一樣,兩種運輸方式形成一定的互補。
優勢:
相較于鐵路集裝箱運輸加固,JSQ籠車通過地鎖對車輛加固,快速、方便、安全;
運載能力比鐵路集裝箱要高很多,能達到規模化運輸的經濟性,節省成本;
鐵路運輸新能源汽車可不按危險貨物管理;
劣勢:
發運計劃及車廂需整列申請,必須湊夠整列發運;
境外籠車承接的順暢度還有待完善;
到達站點比鐵路集裝箱運輸還要少;
3、汽運
籠車運輸
汽運籠車運輸是分上下兩層專門運輸汽車的托運工具,根據尺寸的不同,一次可以運輸6-8輛小汽車,無需叉車就可上板,避免運輸和裝卸過程中出現問題,是目前中俄、中亞汽車運輸最流行的運輸方式。
優勢:
線路靈活性較高;
常規熱門線路發運快;
在途時間短,交貨迅速;
運輸限制少,手續簡單;
劣勢:
目前多為周邊國家短途運輸,不適宜長途運輸;
運載量相對較低,發車需要湊板;
運輸時車輛暴露在外,沿途砂石天氣對車漆影響較大;
在大雪大雨等特殊天氣下,運輸安全值得擔憂;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