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篇報道稱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徹底火了,他不僅僅改變了故宮的經營和開放風格,還制定了一些的改善性措施,諸如,故宮徹底禁止車輛進入,還有故宮嚴禁抽煙等,就連外國元首也不能坐車進入故宮,對于普通游客來說更是管的非常嚴格。
這個故宮“看門人”火了!敢惡搞皇帝,讓鰲拜賣萌。然而沒有他,全世界人都愛的故宮還是6年前被黑出翔的故宮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是誰:故宮博物館的館長









傳承幾千年的文物從破損污濁的樣子,在一位位工匠手里煥然一新的時候是真的感動,無關情與愛,只關乎文化的傳承,向每一位幫我們保留歷史痕跡的人致敬。
還有3年,到2020年,紫禁城將迎來600歲生日。
從1925年算起,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是故宮博物院第六任“掌門人”。在2017年兩會期間,自稱故宮的“看門人”,絕不是什么“掌門人”的單霽翔對媒體稱,看護好故宮博物院的文物珍品、看護好故宮的古建筑群、看護好故宮世界文化遺產,傳承和發揚“故宮精神”,是每一代“故宮人”的職責所在,也是永恒的使命。

單霽翔提到,目前,故宮文化遺產保護管理面臨的壓力來自內外兩個方面:內部壓力存在于古建筑群、文物藏品、觀眾這三者在文化遺產的保存、保護、利用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矛盾與制約。
外部壓力來自于快速推進中的城市建設對故宮周邊環境產生的影響,以及公眾對傳統文化與社會教育的需求。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國家復興目標的提出,故宮的價值及其所承擔的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責任日漸顯著。
積累了豐富文化瑰寶的紫禁城,在保護之余,如何才能成為人們喜愛的博物館呢?單霽翔稱,最重要的是要將博物館的文化資源,盡可能多地轉化為人們的知識財富,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融入廣大民眾的現實生活。
此外,還要能夠用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示和解讀傳統文化,與觀眾的期望互動,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

600歲故宮城墻大修 40年來最大規模修繕
他提到,在未來,故宮博物院還將不斷探索創新的方式,借助互聯網和新技術的平臺,把故宮博物院所擁有的優秀文化資源分享給公眾,把故宮博物院所蘊含和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留給年輕人,留給未來。
值得關注的是,與一些新建博物館相比,故宮博物院9000多間、1200棟建筑組成的龐大古建筑群也是特殊的展品。
過去故宮開放的區域只有30%,經過古建筑整體維修保護以及環境整治,2014年第一次超過了一半,達到52%,2015年達到65%,2016年達到76%,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大部分區域實現對公眾開放,展現出各具特色的魅力。
只有真正熱愛并且用心想把故宮分享給更多的群眾的人,才能做出這樣的事。說真的,我們平時只能在電視,書籍,圖像里面看到的歷史人物,也能如此鮮活的走入我們的生活,還能讓我們易于接受歷史,挺好的宣傳方式,但也要警惕過度娛樂!一提起北京故宮,印象總是紅墻黃瓦,一派皇家威嚴,然后心中會響起恢弘的《末代皇帝》配樂。沒想到,“濃眉大眼”的故宮也開始賣萌了。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