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一號將會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星際旅行者,作為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產物,很多當時最先進的技術都被運用,刻錄了人類文明的歷史和文化,希望可以遇見外形文明,下面給大家分享旅行者一號拍攝的最后一張照片。

40年前的今天,即1977年9月5日(美國東部時間7點56分),旅行者1號Voyager 1騰空而起,帶著人類太空探索的強烈好奇心,飛向深空,飛向不歸路,作為先驅者,它已成為史上飛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也正在成為第一個飛離太陽系的人造物。
對旅行者1號最好的紀念,下面給大家詳細解析一下它的豐功偉業:

1、第一次攜帶人類介紹信,時刻準備著與外星文明第一次接觸
旅行者1號、2號雙胞胎兄弟倆各自攜帶了能夠保存幾百萬年的鍍金唱片,上面蝕刻著代表地球生命、人類文明的多種信息,友善地向外星文明自我介紹,這是20世紀70年代的人類,充滿樂觀、浪漫、外向型的宇宙觀。

2、第一個多次借助引力彈弓效應、行星近距離排列進行行星際飛越的人造探測器
20世紀70年代,借助引力彈弓加速飛行,還屬于航天創新技術,旅行者1號、2號兄弟倆正是這一技術的首批受益者,更為幸運的是,還可以借助176年一遇的四大巨行星近距離排列結構,一次性就能飛越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只需要9年,否則就得30年。

3、第一個拍到木星、土星及其衛星的探測器
1979年~1980年期間,飛越木星、土星及其衛星時,旅行者1號傳回大量第一手照片,首次接近這些行星衛星拍攝。

4、首次發現地球之外的活火山
盡管在旅行者1號之前,有先驅者10號、11號打頭陣,飛掠木衛一,但并沒有發現木衛一竟有活火山活動,這是人類首次在地球之外發現活火山。

5、第一次清晰拍下美麗的土星環
1980年11月飛越土星,距離土星最近不到12.4萬公里,旅行者1號首次拍下美麗復雜的土星環。

6、首次發現土衛六擁有濃密的大氣層,由此成為命運拐點
1980年,旅行者1號發現土衛六擁有濃密的大氣層,NASA決定讓它駛近土衛六,這使得飛行軌跡向北偏離黃道面,無法再執行造訪天王星、海王星了,任務最終交給旅行者2號,旅行者1號只得一門心思飛向太陽系邊緣。

7、拍下著名的暗淡藍點
1990年情人節,此時旅行者1號已經飛過冥王星軌道,距離地球40億公里,拍下最后一批照片,其中就有著名的暗淡藍點——地球。

這是在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強烈倡導下,旅行者1號拍攝的意味深長的照片:地球只是浩瀚太空里,一個毫不起眼的淡藍小不點兒。
薩根為此感慨萬千:在龐大的包容一切的暗黑宇宙中,我們的行星是一個孤獨的斑點,由于我們的低微地位和廣闊無垠的空間,沒有任何暗示,從別的什么地方會有救星來拯救我們脫離自己的處境。
除了這張從遠處拍攝我們這個微小世界的照片,大概沒有別的更好辦法可以揭示人類妄自尊大是何等愚蠢,對我來說,這強調說明我們有責任更友好地相處,并且要保護和珍惜這個淡藍色的光點——這是我們迄今所知的惟一家園。

8、第一時間成為離家最遙遠的人造飛行器
1998年2月17日,旅行者1號首次超過打前陣的先鋒10號探測器,成為離家最遠的人造飛行器,當時距離地球69個天文單位。

9、第一時間飛越太陽風,進入星際空間
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號飛過太陽風邊緣,進入星際空間。2013年9月12日,NASA宣布:旅行者號已經到達了從來沒有探測器到達過的空間,這是人類的科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一時間被媒體誤讀為旅行者1號已經離開太陽系。
事實上,太陽系的范圍不僅包括八大行星、小行星帶、冥王星所在的柯伊伯帶(30~50個天文單位),更遠處還有奧爾特云(5萬~10萬個天文單位),等待著旅行者1號。

10、第一個正在飛出太陽系的人造物
旅行者1號目前距離太陽208億公里,已進入日鞘(heliosheath),這是天文學界定義的太陽系最外層邊界。

11、飛行最遠的人造飛行器/探測器
截止到2017年7月1日,旅行者1號已整整飛出139個天文單位,這相當于往返地球和太陽之間70個來回,就連光也需要飛行19個小時。

12、人類第一個真正的星際穿越者
旅行者1號目前正以每秒17公里的速度飛出太陽系,按照這個速度要想飛到1光年,需要飛行17565年;要是飛到最近恒星系比鄰星,需要73775年。
但旅行者1號注定就是代表人類的第一個星際穿越者,如今,正以每年3.5個天文單位的速度遠離我們,預計公元40272年,飛越1.7光年遠的小熊星座AC+79 3888。
與此同時,它的雙胞胎兄弟旅行者2號,正以每年3.1個天文單位的速度,4萬年后接近1.7光年的仙女座恒星羅斯248。


所有懷揣太空夢的人,都在為旅行者號兄弟倆一路祝福,尤其是父母老家NASA,更是一路牽掛,望眼欲穿。

為了給旅行者1號40歲慶生,NASA特地發布一組紀念海報——充滿1970’style的懷舊感。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