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后的問題,疫情會不會反彈成為需要十分小心的問題。來看最新的案例,首先北京一員工在復工9天后竟然被確診,這為大熱的復工潮敲響了警鐘。北京針對返京有了新舉措。
七類返京人群給予特殊照顧
在今天下午召開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防控組辦公室副主任、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強介紹了疫情防控期間返京人員中七類人群給予特殊照顧的情況。
一、對于過去14天內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停留且經由首都國際機場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口岸入境的人員,免除居家觀察14天的要求。在入境時需填報健康申明卡,進行健康申報,接受體溫檢測,佩戴口罩,人員之間保持距離。
二、對于從中國境內其他地區(不包括湖北省)短期進(返)京(在京沒有固定住所和職業,主要從事旅游、訪問、商務、考察、過境等活動)的人員,須配合入住酒店的管理,進出酒店時要測體溫,入住時要填報來京事由,登記在京聯系人;有在京接待單位的,須執行接待單位有關疫情防控規定。如果有發熱或身體不適的情況,要及時就醫就診并主動告知酒店和接待單位。
三、對于從中國境內其他地區(不包括湖北省)進(返)京復工復崗的人員,具備集中工作條件的,要進行封閉管理,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邊觀察邊工作;其他人員,還是要居家觀察14天再上崗。
四、居住在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等環京地區的在京工作人員,這些人員上下班往返屬于日常通行,不作硬性要求,但是進出京要接受例行檢查。
五、民航機組、鐵路班組工作人員,這些人員頻繁異地往返,屬于剛性的崗位需求,返京時集中居住即可。
六、在京中央單位往返疫情高發地區的工作人員,出于單位管理和家庭安全的需要,這些人員返京后要按規定集中隔離辦公、居住。
七、居家觀察期間,有特殊需要的,如孕婦、患病等人員,可遵照醫囑外出醫學檢查。
希望通過這個案例提醒各企業,復工后一定要高度重視各項防控工作。各單位在復工開工前應根據工作及生產的實際情況,開展風險評估,對存在的薄弱環節結合本單位員工的崗位特點、工作性質等,制定應對切實可行的疫情的防控方案,并落實到位。
在今后工作中,既要全力救治重癥患者,降低病死率,又要優化診療方案,堅持中西醫結合,加大輕癥治療和管理力度,防范輕癥轉為重癥,不斷提高治愈率。
注意事項
自2020年2月22日(星期六)0時開始,調整優化全市醫院發熱門診,保留76家醫院的發熱門診,暫停部分發熱門診的對外服務。76家發熱門診中,有74家能提供全天24小時服務。此前,北京市共有100余家醫療機構設有發熱門診。
請市民及時了解所居住和工作轄區的發熱門診位置,定期監測身體狀況,如出現體溫超過37.3℃、干咳、咽痛等癥狀,請及時向社區報告,盡快到附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并盡可能選擇1家發熱門診就診,就診途中和就診過程中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盡量不要接觸公共設施,配合醫務人員完成診療過程,離開醫院后要做好手衛生。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