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是我國千年傳承下來的物價瑰寶,是造就了中華民族人民生活文化的根本。安陽民俗博物館內是以記錄非遺文化和民俗文化為主題的展覽館,在經歷了疫情之后,這里也將要重新對大家開放了。
安陽民俗博物館恢復開放
安陽民俗博物館將于3月23日(星期一)起恢復對外開放并接待游客。并將實行“一進一測一登記”制度,游客入館需攜帶身份證或其它有效身份證件在入口處進行實名登記;為防止人員聚集,暫不接受15人以上的團隊參觀。
開放時間及區域
具體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2:00;下午2:30-5:30(包括3月23日當天,之后按照每周二至周日時間開放),因第五、第六展廳通風不暢暫不開放,第一、二、三、四展廳正常開放。
博物館簡介
安陽民俗博物館位于文峰區鼓樓東街六號,彰德府城隍廟內。成立于1989年,占地面積近10000㎡,建筑面積3000㎡。現有六個展廳,除陳列民俗文物和傳統的民間藝術精品外,也作為文化宣傳陣地在這里舉辦各種文化展覽。安陽民俗博物館是河南省唯一的市級民間藝術專題博物館、安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自成立以來先后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和征集研究工作,常年舉辦舉行民間藝術的陳展及表演。
泥塑館
泥塑藝術是我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泥塑一直伴隨著生活不斷傳承,以泥土為原料,從陶器皿、陶佛像,到兒童的玩具,從沒有間斷過。制作工藝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說,且有天津“泥人張”彩塑、無錫彩塑、敦煌莫高窟的泥塑之分類。泥塑藝術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一種,它早已走出國門,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遠涉重洋,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所接受和珍愛。
年畫館
傳統的木版年畫線條單純,色彩鮮明,多用大紅大綠大黃,且以原色為主,少用復色,表現的場面熱鬧。內容上可以為喜慶吉祥,避邪厭勝二大類。由于木版年畫印制方便,價格低廉,題材是民間喜聞樂見的。所以廣為中國老百姓歡迎,直至成為中國民間逢年過節,辦理婚慶喜事必不可少的內容,其廣泛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剪紙館
剪紙是最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之一,作為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紙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門箋、墻花、頂棚花、燈花等。每逢過節或新婚喜慶,人們便將美麗鮮艷的剪紙貼在家中窗戶、墻壁、門和燈籠上,節日的氣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熱烈。在農村,剪紙通常是由婦女、姑娘們來做。在過去,剪紙幾乎可以說是每個女孩所必須掌握的手工藝術,并且還被人們來品評新娘的一個標準。在中國南北方的剪紙藝術,通過一把剪刀,一張紙,就可以表達生活中的各種喜怒哀樂。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