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到了哪一處,總愛循著某一小巷,像個當地人一樣,吃著本地人的小吃,走著本地人的小路,聽著一口當地的方言,才覺得這才是真正的風土人情啊。

蘇州吳趨坊值得去嗎 吳趨坊好玩嗎
來蘇州的第一天,打聽這本地人愛逛的市場——吳趨坊,打著車奔著就去了,起的算早,前幾天的臺風,帶來的些許涼意還未散盡。太陽蒙了層薄霧一樣,隱隱約約,若隱若現。
吳趨坊是蘇州城區西部的一條街巷,位于閶門內,原為蘇州古坊之一,以古代吳人歌曲《吳趨曲》得名。
剛剛進去,就看到一家為振興館的店,好像是以面為主,我生來不吃面,也就沒進去了,順著街道看去,路段狹窄,可人依舊是熙熙攘攘。
這里的店面普遍較小,臨街支攤,很多店不仔細找都找不到,看到了一家樂惠餛飩,聽說這家餛飩是這條街最好吃的,迫不及待的進了門,點上一碗特色的泡泡餛飩和湯圓。
所謂的泡泡餛飩是餛飩皮薄,再說中漂浮,鼓鼓的,晶瑩剔透,很是可愛,于是取名為泡泡餛飩,輕輕咬下一口,皮滑柔嫩,汁水四溢,十分滿足。再說說這鍋底,用的是大骨熬制,最后撒上一把蒜葉,澆上一勺特別的豬油,那味道,鮮的人直打顫。

他們家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湯團,個頭很大,據說湯團都是現捏出來的,水磨面揉出來的皮子還特別的細膩軟糯。餡料也是老板娘自己做的,一共有三個口味:鮮肉,豆沙和芝麻。鮮肉的肉餡里有湯,咬上一口,汁水滿嘴,鮮味中透著股甜津津。
再往前走兩步就看到了一家燒餅,聽說蘇州人的早餐離不開燒餅,看著燒餅鋪子門前拍的隊伍,想著那句話該是沒錯的。要了一個甜燒餅,一口下去,口感酥松,口口掉渣,吃到里面會嘗到沙甜的糖漿,熱乎乎的糖漿混合著脆脆的燒餅 讓人很是幸福。
再往前走,走過到了一個橋處,看到一對夫妻攤前滿滿的人,邊走過去瞧了瞧,是蛋餅。男人搟面,女人攤餅,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啊。攤均面糊,敲個雞蛋,再問你是要蔥還是韭菜,我選的是韭菜,于是在快煎好的餅上撒上一把韭菜,好了后,刷上醬包進熱狗或者里脊,這邊是完成了一份。
中午走進一家老店,點上了一份湯包,蘇州的湯包分兩種,一種叫皺紗包,一種味小籠包。不得不說蘇州的湯包確實美味,皮薄肉厚,肉汁鮮美,輕輕要上一口,滿嘴的湯汁四溢。
無意看到了東西叫活珠子,想著也沒試過,抱著好奇的心態買了一個,以為是個生雞蛋蘸著孜然下肚就是了,等來沒想到打開雞蛋才發現,里面是未成形的小雞,一陣反胃就直往上涌。
活珠子是經傳統工藝孵化發育而成的活的雞胚胎,因其發育中的囊胚在透視狀態下形如活動的珍珠,故名活珠子。
兜兜轉轉一天就過去了,之后在其他的地方也陸陸續續嘗了點當地的特色,粘粘糯糯的糍飯,里面是芝麻油條和糖漿,輕輕一口,芝麻香混著油條的酥脆以及糖漿的甜,瞬間在嘴里鋪展開來,舌尖便是一場盛宴。

鍋貼也是蘇州常見的美食,形似煎餃,個頭大,不油不膩,皮薄料多,外面泛著點點食用油,和一層層青蔥,外皮勁道內里汁鮮,里面的汁帶著股甜津津,很舒爽。
蘇州的美食,數不勝數,我也只是姑且淺嘗些許,若君也來到蘇州,希望你走走這小巷,品品地道的蘇州味才好。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