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有一處非常適合旅游的地方,那就是剛察縣,剛察縣也是青海熱門旅游目的地,有不少絕美景色的旅游地,詳情見正文,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了幾處剛察縣非常值得一去游玩的地方。
1、慈悲慧眼感恩塔
寓意厚實,文化底蘊濃郁,極具博達深淵的藏傳佛教文化色彩和古老厚重的傳統建筑風格。慧眼感恩塔莊嚴氣勢、金碧輝煌,由塔基、塔座、塔錐和塔冠四部分組成,塔的四面均有13層臺階則代表了成佛的道路。
四個塔柱分別以其立式結構代表“地”、條形結構代表“水”、方形鍍金藏物結構代表“火”、極頂塔形結構代表“天”,形成佛教中所稱的“四大和全”,構成了客觀大自然物質存在的排列形式,代表生命之精華。
2、倉央嘉措文化廣場
倉央嘉措(1683—1706),六世達賴喇嘛,出生在西藏門隅拉沃宇松地方,取法名為羅桑仁欽倉央嘉措,他的一生充滿傳奇,他出眾的才華,成就了他在藏族詩歌藝術圣壇上的地位,他寫下了世間最深情的詩篇,演繹世間最美最純的情懷,他用年輕的生命,闡釋了詩歌之美、佛法之真。
這位詩歌大師,藏傳佛教的圣者就這樣駐足環湖草原,在圣潔的青海湖仙女灣悄然遁去,他和他的詩歌在青海湖得到了永生!
善良而質樸的剛察人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了別具一格的倉央嘉措文化廣場,讓世人徜徉于倉央嘉措神圣的文化樂園,領略世間最美的詩歌,品味和感悟大師最具人格魅力的一面,它印證了剛察兒女最深情的緬懷和追思——永遠懷念這位步入紅塵之中的圣者。
3、仙女灣
青海湖的風聲依舊在浪尖飄灑,仙女灣的天鵝早已成為瑤池靈魂的守護者。大師是一種佛緣,是一位詩僧,是一彎掛在天邊永不消失的彩虹,詩情畫意的剛察草原,讓靈魂與境界互相融合,渲染在夢幻般的青海湖。
倉央嘉措詩歌千古流芳于雪域高原、夢幻湖畔,青海湖的風聲入禪,那湛藍的湖水,濺落在草原兒女的雙眸間,閃現一縷最耀眼的光芒,如同倉央嘉措充滿人性的詩歌,普照世間所有的心靈。
4、湟魚家園
剛察沙柳河畔,山花爛漫、鳥翔魚躍、景色迷人,它是中國唯一觀賞裸鯉洄游奇觀的好去處。這里有祥和塔生態區、有情人崖、有觀魚放生區、有祈福和感恩雕塑、有青海湖精靈--青海裸鯉(俗稱湟魚)。
每年的六、七月沙柳河畔的湟魚家園在夕陽的斜照下更多了一份迷人景象、湟魚成群洄游到沙柳河延續生命恰似千帆競發在沙柳河里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魚”的奇特景觀和“魚丁興旺”的景象讓人嘆為觀止。
5、瓦彥山
瓦彥山距縣城45公里,屬祁連山系大通山脈,海拔4517米,為一孤立山峰。由于山體像埃及金字塔,因而當地稱此山為剛察的“金字塔”,并以此為榮,山頂終年積雪,云霧繚繞、山下水草豐美,并有“黃金草山”之美稱。
“阿米瓦彥”是藏蒙復合語,意為富裕的爺爺。“阿米”藏語意為爺爺或老人,“瓦彥”蒙古語意為富裕。
瓦彥山區動植物資源豐富,有名貴的蟲草和雪蓮等經濟藥用植物和雪雞、黃羊、棕熊等野生動物。
現全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拉卜楞寺寺管會名譽主任,第六世嘉木樣?洛桑久美圖丹卻吉尼瑪就誕生于瓦彥山下。
在此向北30公里,就到了龍洞天池。龍洞天池海拔4284米,傳說古人曾目睹過有龍自天池上天之說。藏語叫周洞,“周”意為龍,“洞”為“窩”之意,周洞即“龍窩”之意。龍洞天池動植物資源豐富、景色迷人,是探險旅游的最佳選擇,瓦彥山和龍洞天池也出現過“龍吸水”現象。自龍洞天池向北20公里就到了剛察夏季草場—木里灘。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