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嗎?我們潛水后是不可以直接上飛機的,需要相隔一段時間的,那么,我們具體要距離多久才可以去坐飛機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的回答一下相關的問題吧!
潛水后多久可以坐飛機
如果是單次不減壓潛水,建議飛行前在地面停留間隔時間最少12個小時;
如果是單日多次潛水、或多日潛水,建議飛行前在地面停留間隔時間最少18個小時;
如果是減壓潛水,建議飛行前在地面停留間隔時間要遠超過18個小時,通常建議等待24個小時。
問題解答
問:
為什么有些潛水員等到規定的24小時之后才搭乘飛機,卻發生了問題。而有些不負責任的潛水員在潛水后不到12小時,就搭乘飛機了,結果卻安然無恙。這是為什么呢?
來自DAN亞太地區分部的潛水醫師和資深潛水醫療顧問,約翰·帕克醫生給出了答復:
答:
我們并不知道為什么有些人容易罹患減壓癥。
基因因素可能會導致更高的罹患率;運動、水合作用(hydration)、喝酒、吸煙以及心情焦慮等因素也會使得個人罹患率每天都發生變動;而最近的健康狀況可能也是引發因素,因為嚴重的免疫反應也許會對減壓氣泡產生反應并導致癥狀。
我們建議大家不要在身體不適時潛水,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當天的潛水活動,可能會在下一周導致減壓癥。
我無法解釋所有的情況,只能建議各位遵照潛水指南。
關于這個問題,DAN的執行長約翰·李普曼也給出了自己的論述:
對于潛水后的飛行,沒有任何神奇或者安全的陸地時距。
搭乘飛機飛行誘發減壓癥的風險會隨著時間遞減,陸地時距越長,風險就越小。
所以我們鼓勵潛水員等待24小時之后再搭乘飛機。
而不僅僅是搭乘飛機,其實只要是前往高緯度地區,都可能會罹患減壓癥。這時候,出行方式并不重要,哪怕只是開車,也有可能會有情況發生。建議大家多遵從潛水規則,必要時咨詢潛水醫師。
而關于潛水是否安全,HITOO想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安全,包括潛水。任何的潛水活動,包括其他運動,都不能保證是百分之百絕對安全的,大家謹記!
我們的休閑潛水,安全系數比高爾夫還高。但是如果一旦發生意外,對你而言就已經不是概率問題了,就是100%的傷害,對你的家人也是。
而潛水考證時的訓練不系統、自身的中性浮力控制差、不具備基本的潛水專業知識(比如氣量管理)、不遵守潛水規范、警覺性差等等,都可能造成溺水、減壓病等問題。
事實上,有些潛水員潛水后出現肌肉酸痛、關節疼痛、皮膚癢等,很多就是輕微減壓病的癥狀,但往往被我們忽略了,這種時候如果繼續潛水,可能情況會更糟糕。
好了,大家了解了嗎?大家一定不可以在潛水之后直接乘坐飛機的,我們一定要等候十多個小時才可以的啊!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