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到時候,會有很多情況出現的,如果大家潛水的方式不多的話,會有不好的情況的,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這個潛水氣壓傷吧!如果大家對此也感興趣的話,一起就來了解一下吧!
潛水中耳氣壓傷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個解剖結構稱為咽鼓管,咽鼓管為溝通鼓室與鼻咽部的通道。
在一般情況下,咽鼓管處于關閉狀態。當張口、吞咽、打呵欠、歌唱及用力擤鼻時作瞬間開放以調節鼓室氣壓。
潛水下降時,外界壓力不斷升高,高于鼓室內壓。由于咽鼓管內粘膜表面的吸附作用,吞咽、哈欠、鼓氣又不能使氣體進入鼓室時,鼓室呈相對負壓狀態,造成鼓膜內陷。
鼓膜具有緩沖和代償中耳內外壓力變化的作用,當超過其代償能力時,鼓膜會充血,嚴重時造成鼓膜破裂,甚至聽小骨脫位。
在潛水上升時,鼓室內壓力高于外界壓力,如壓差達到20~30mmHg,氣體便可沖開咽鼓管峽部附近的瓣膜進入咽部,使內外壓力達到平衡,故潛水上升時較少發生中耳氣壓傷。
怎么辦
潛水員在上浮或者下潛的過程中,也會有耳悶、耳鳴,甚至暫時性的聽力減退。
如果這個過程速度特別快,就是緊急上升或者緊急下降的時候,除了上面提到的癥狀,還會有耳痛、眩暈、惡心、嘔吐、耳聾。有些患者,讓醫生檢查時,甚至會發現鼓膜破裂。耳氣壓傷和耳深水壓傷的治療可以做一些吞咽、咀嚼、打哈欠等動作,來盡量平衡鼓膜兩邊的氣壓。
也可以通過「咽鼓管充氣法」,也就是先吸一口氣,然后捏住鼻子,鼓起腮幫,閉緊嘴巴,用力通過捏住的鼻孔向外呼氣。這個動作可以達到沖開咽鼓管的效果,耳塞的情況可以瞬間好轉。
如果一次不行,可以反復多次。如果發現有鼓膜破裂等情況,需要及時就診耳鼻喉科,求助治療。耳氣壓傷和耳深水壓傷的預防對于普通人,盡量放慢上升或下降的速度,配合上面提到的幾個治療方法。如果是軍隊里等專業人士,需要嚴格選拔飛行員和潛水員,定期體檢,如果發現鼻子、耳朵有炎癥或者其他問題,應該暫停飛行或潛水,并積極治療原有的疾病。
平時也要多做吞咽、打哈欠等動作,鍛煉咽鼓管的功能。
大家如果喜歡潛水的話,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掌握正確的潛水方式。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