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橋因其悠久的歷史,以及古遠的文化背景,被人們一直留存到現在,而且在保存上面也是相對比較完整的,現如今也逐漸演變成當地居民的后花園,晚上會有很多人在那里散步鍛煉身體,周末也是一個可以讓上班族們放松心情的好去處。
北京的表姐回來老家,家鄉的親戚除了熱情招待,還有必不可少的節目就是去走五里橋。每逢外地的親戚回來,總要去五里橋走走看看。五里橋對于旅居異地的游子是鄉愁,對于我們本地人是驕傲。以前只有一座歷經八百余年的石橋孤獨的臥在水上,近兩年在橋的周圍開發建設了一個占地上千畝的生態公園。公園里有步行棧道,更有幾百種植物,尤其到了春天,花依次盛開,美不勝收。風和日麗的時候,休閑鍛煉的人們要比平時多,扶老攜幼,其樂融融。“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大抵如此。前不久還評上了4A級景區,可見配套設施還是很重要。之前只有一座石橋,歷史內涵雖有,到底略顯單調。如今治理了水下環境,又在旁邊開拓了綠地,建了一系列設施,將歷史與現代結合起來。不但成為本地人重要的放松場所,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也慕名前來一睹古橋風采。原來養在深閨的古橋也漸漸被更多的人知道。正如橋上對聯寫的“天下無橋長此橋”,這座中國橋梁史上舉足輕重的石橋應該被更多人所知道。除了主角五里橋,公園里的花草樹木也爭奇斗艷,我就很喜歡把那些花兒用鏡頭記錄下來。大自然的美總讓人心生感動,四季都是好風景。
收起古橋與春花上午八九點的光線最好了,眼前的景物都格外清朗明亮。橋上的行人不多,天氣涼爽,走走很是愜意。橋頭的石獅子笑呵呵的,橋下的蘆葦隨著微風搖曳。











橋的旁邊建了風格相近的石橋,便于游人“凌波微步”賞景。還保留了一座舊時民居作為非遺展館。


最喜歡春光里那些妖嬈的花兒,有的高高在枝頭花團錦簇,有的在草地上也怡然自得。生命以不同的形式展現自己的美麗。木槿、刺桐、木棉、羊蹄甲、茶花、桃花、五色梅、琴葉珊瑚、黃花風鈴木、粉花風鈴木、紫薇、翠蘆莉、洋紫荊……公園里的每一棵花樹我幾乎都叫得上名字,親切得像身邊的朋友。喜歡花草的人來了肯定不會失望。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