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是目前地球上最知名和最發達的城市,也是未來城市的榜樣,這里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擁有龐大的摩天大樓,對于喜歡科幻時代的人來說絕對要嘗試一下,下面給大家分享紐約自助游攻略游記。

若世上有一座城,可以被稱為世界之心,它只能是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也稱作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館。它是與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俄羅斯圣彼得堡的列寧格勒美術館(也稱冬宮博物館)齊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共收藏有300萬件展品。現在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館。
博物館從外觀建筑上看,高臺階、大廊柱,與一般的博物館沒什么差別,但是進到里面,感覺大不相同,展出內容豐富多彩,展覽大廳共有3層,分服裝、希臘羅馬藝術、原始藝術、武器盔甲、歐洲雕塑及裝飾藝術、美國藝術、R.萊曼收藏品、古代近東藝術、中世紀藝術、遠東藝術、伊斯蘭藝術、19世紀歐洲繪畫和雕塑、版畫、素描和照片、20世紀藝術、歐洲繪畫、樂器和臨時展覽18個陳列室和展室。要想全部認真參觀,需要花費幾天的時間,就是走馬觀花,1天也是看不完的。
導游推薦并帶領大家參觀了埃及館、中國館、世界名畫油畫館、武器和盔甲館等等。我們隨后還參觀了非洲館,法國雕像館等等。在中國館我們看到了大量的中國國寶陳列在那里,有唐三彩、字畫、陶俑、銅器、玉器等等等等。
且大都會號稱是中國以外最好的中國佛教雕塑收藏館,在佛教藝術展廳(Sackler)中擺滿了大大小小的佛像,有一幅長約15米的大型佛教壁畫,名為《藥師經變》,分外引人注目。這是一幅巨型的元代佛教壁畫,原本是山西省洪洞縣廣勝寺下寺后殿東壁壁畫,后被切割販賣,幾經周折后落戶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這幅壁畫長15.12米,最高7.52米,左右兩側上部有缺失,陳列時占滿一面墻,給觀者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埃及館有古埃及王室木乃伊、 埃及丹鐸神廟、古埃及法老石雕,整座2460年前的埃及古墓移置在館內專建的大廳中的巨型玻璃罩里,令人嘆為觀止,可謂鎮館之寶。
非洲館展示了非洲古代盾牌 、非洲古裝、 非洲館木雕藝術品。
展品多得數不清,寫也寫不完。建議到紐約一定要去參觀這個博物館。
來博物館參觀的人很多,大都是準備參觀一天的,博物館前的臺階上很多游客席地而坐,對面有很多快餐車,供游客們方便吃飯。值得贊許的是,快餐車內外都很潔凈,臺階上也沒有餐后的狼藉。
這次受時間的限制,我們只是走馬觀花地參觀了極少數的館,意猶未盡。
雖然它沒有巴黎美麗精致,沒有倫敦典雅,沒有宇宙中心北京城那么牛逼哄哄,但只有它,如同一個歷經萬千滄桑,美麗依舊的女神,淡定地包容著一切。
遍布著兩層小破樓的哈林區和50萬一平米的豪宅One57毫不沖突,和街邊3刀一件的T恤和Bergdorf Goodman 3萬刀一套的洋裝都能找到買主。

在地鐵里的黑人說唱少年的雜技表演并沒有比卡內基音樂廳獨唱的女高音少一絲精彩,午餐車上的飯上雞(chicken over rice)比起米其林毫不自卑。
最貧窮與最富有,最高雅與最通俗,最市儈與最不羈,她都包容,也都毫不在意。世界在我心中,一切往來如風。
十一條大道和二百二十八條街之間將紐約劃分成一個棋盤,在棋盤之中行走,就如同在時空之中穿梭。

中國城熱鬧,臟亂,盡是各種戰前建筑,這里的時光似乎停留在了80年代。
兒子很喜歡,三天去了兩次,第一次是周六8/12/17下午三點左右開車去的,門口馬路向右側行駛的路邊有無時間限制的免費停車位,車位不少,而且下午已經開始有車輛離開,但還是需要碰運氣。
很幸運在離大門不遠處找到一個停車位。停車時一定看明白路邊的停車要求,以免被罰或拖走。
入口過安檢排隊的人不算太多,僅排到樓梯下,隊伍前進速度很快,進入后排隊買門票的有兩個口,一個只收卡,一個可現金。注意看好標示。門票屬于捐贈式,建議票價25刀,你可以量力付錢,售票人員不會有任何情緒。買票時記住順便要張中國導覽圖。
周六關門時間較晚,但因朋友有約,走馬觀花了一下就離開了。
周一坐地鐵去的,出地鐵口大約走8分鐘到,到達時11點多,人很少,不需要排隊就過了安檢買了門票,很方便。兒子喜歡埃及館,中國館,兵器館。
感覺沒必要買通票或者網上提前購票,土豪請忽略。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哈德遜河流沿岸,如白色羽翼一樣的世貿中心站,設計干凈利落的新世貿,brookfiled market又像是代表著極簡的未來主義。
而往上城多走幾步,通體潔白,新哥特式的saint partirick大教堂仿佛來自中世紀,可是在紐約,這一切都不違和。
每個街區有每個街區的長相,每個街區有每個街區的氣質。時代(廣告)廣場屬于世界之心,永遠屬于游人,真正的紐約客是不會在那里每天傻逛的。
中城(三十至五十街)一代是上班狗的天下,大量的廣告,銀行,保險,報紙,電視,娛樂,百貨,科技,時尚,服裝公司聚集于此。
該區的人口密度僅次于高峰時期的北京地鐵,堪稱世界第二,該區的人總是心事重重,步履匆匆。

切爾西是藝術家的天下,各種匪夷所思,我德州的藝術家好友托尼馬,曾經指著一面像是被水浸透的墻告訴我,這是藝術家獨具匠心巧奪天工,壓根沒人知道他是怎么樣畫出水漬來的,我只好翻了個白眼。
華爾街屬于游人和銀行家,東村西村屬于日料愛好者,文藝小清新,上東區聽說很高貴,但是我也沒怎么去過。布魯克林,對不起,那是另一個世界。
然而,人才是城市的靈魂,JFK起起落落的飛機帶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眉頭緊鎖步履匆忙的商人,追求夢想的藝術家。
來新大陸開啟生活的移民,迎接他們的,是紐約的天際線,皇冠大廈,帝國大廈,世貿大廈,熨斗大廈,伍爾沃斯大廈,幾位大哥帶領著一幫小弟樓盤構建的一座奇異的水泥叢林。
這座叢林里的生物多樣性堪比熱帶雨林,藏龍臥虎,奇葩甚多。
地鐵上只拿一刀薪水的億萬富豪布隆伯格市長說自己最喜歡周一最熱愛工作,中國城的小店里李安導演害怕被認出帶了一頂帽子,然而還是難逃宿命。
給你理發的Keivn無意間提到自己要負責紐約時裝周的發型,其貌不揚的pabulo其實是小有名氣的服裝設計師為你挑了一條小黑裙,你公司里做室內設計的黑人大叔其實是一個哥大女子射箭隊的總教頭。
做室內設計完全是為了愛好。沒人通過標簽來判斷你的價值,也沒法通過標簽去了解一個人。
放心地做你自己吧,管你是妖媚的基佬。
黑衣黑帽的傳統猶太教徒,衣冠楚楚的成功人士,落魄的homeless,沒有人會評判你,沒有人對你指指點點,除了基本的教養,這座城市對它的居民并無太多要求。
時間,空間,種族,文化,信仰,性向,生活方式,一切在這里彼此獨立,又相互融合,在創造出泡菜薯條,左宗棠雞,加州卷,decoy烤鴨等混搭美食的同時。
也創造出了一種獨一無二的文化,年輕,勇敢,無所畏懼,包容萬物,界限分明。
在這座城里,藏著多少有趣的人和事?
有多少將來會改變世界的年輕人?有多少引領世界的想法?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