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重慶okids國際兒童藝術節將于7月10日開放,具體地址在重慶市南濱路東原1891中段原·美術館,以 兒童友好型城市為主題,展覽時間在7月10號到8月22日,下面是具體詳情,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一、兒童×藝術家共創:
《賽博格植物園—良夜》
在不斷信息化的今天,小朋友們距離自然越來越遙遠,他們對自然充滿了好奇,對植物充滿了想象,我們挑選了12位對藝術飽含熱情的小朋友,成立了BubblePond藝術小組,共同創作了他們心中光怪陸離的“賽博格植物園”。
在作品中,我們運用了大量的生活用品廢棄物,從等待進入堆填區的垃圾到“賽博格植物園”的“奇花異草”當觀眾置身其中,仿佛走入絢麗的良夜。
二、【臨時電臺】項目第一期:“兒童不撒謊”陳泥耳×馬瀚然
「臨時電臺」項目,是O’Kids聯合藝術家共同發起的聲音藝術項目,該項目嘗試采用“臨時電臺”的形式,通過大量收集與策展主題相關的各種聲音,以為聲音藝術為媒介,來回應“兒童友好”相關的各種議題。
“兒童不撒謊”是我們第一輪拋出的話題,在兒童友好城市的框架下,所有和“兒童”有關的話語和討論都指向“不撒謊”,我們希望在這個前提預設下來對“兒童”展開再討論,當然,兒童自身也將成為主體加入到對談之中。
三、特別策劃兒童檔案室
《父母日記》
陳鏹、李牧、王瑩、趙謙
《父母日記》是O’Kids邀請藝術家身份的父親或母親通過記錄自己與孩子相處的日常,來披露個體對親子關系、教育、藝術工作等面向的思考。作品從個體經驗出發,雜糅著時間線索、碎片式的多重記錄,展現了藝術家對微觀生活場景故事獨特敏銳的創作捕捉,也穿插著宏觀的社會進程敘事與歷史事件經歷,最終形成一幅父母與孩子相互觀望的關系圖譜。
【家】寫作項目
夏天、高旭
「家」寫作項目是由夏天和高旭于2020年發起,項目意圖并非簡單的討論家庭、社會、人的關系,而是借助“家”的概念,反思社會生產下人的處境與生存,借助歷史與當下,以寫作的方式勾勒出作為群居動物人類的生活脈絡。
造夢城—一個垃圾游樂場重生的烏托邦設想
張梓泰
作品是兩端敘事與歷史的交錯,從2199年的虛構垃圾城市世界開始,追溯到1943年垃圾的誕生以及到冒險游樂場的演變歷程,從興起推廣到漸漸消失,孩子們從前那種自由無畏的創造、冒險精神被也漸漸丟失,孩子們的瘋狂內心世界誰又得知。藝術家嘗試去構想一片屬于孩子們自己的烏托邦天地,承載過去的精神而結合到當下的背景,根據設計的理念去尋找合適的場地。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