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至今的2021年第七屆昆明科普產業博覽會將于2021年11月20日-11月29日在昆明舉辦,并且將在線上舉辦,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屆時還會開通線上直播入口,那么2021年昆明科博會的具體詳情如下。
2021年昆明科博會
2021年第七屆昆明科普產業博覽會將于2021年11月20日-11月29日在昆明舉辦,今年的科博會首次在線上舉辦。
今年的科博會首次在線上舉辦,線上平臺設計與搭建規模強大,新媒體應用盡用:20余場高質量科普講座、科普知識競賽同步啟動、兩百家余家參展單位、北京電視臺主持人帶領大家云游北京天文館、北京自然博物館等科普場館,可以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即可觀看,盡在“昆明科博會”小程序。
“格致論道·昆明”精彩呈現7位專家名人為您精彩演講
本屆科博會,主辦方將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單位聯合舉辦“格致論道·昆明”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科學演講活動,邀請楊永平、楊祝良、龍勇誠、蔡杰、楊靜、羅雷等6位動植物專家及文化領域的知名人士瞿子寒作為演講嘉賓分享科技、文化發展趨勢及前沿進展,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傳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討科技、教育、生活、未來的發展。
演講嘉賓介紹:
楊永平 × 高原植物
生命的禮贊:高原植物生存與繁衍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主任、研究員。主要從事植物系統學、植物地理學、民族植物學,特別是高山植物的生態適應和傳粉生物學等方向的研究。曾參加過青海可可西里、北極斯瓦爾巴德地區等綜合科學考察,并于2017年作為生物組隊長帶隊參加了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學綜合考察。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等項目。發表學術研究論文160余篇,主持和參與編寫專著7部。
楊祝良 × 真菌世界
蘑菇雖小,但作用巨大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任Fungal Diversity(《真菌多樣性》)期刊主編和國際真菌命名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菌物學會副理事長和菌物多樣性與系統學專業委員會主任。長期從事高等真菌多樣性與資源利用研究。創立中國高等真菌分布格局成因理論,選育20余個羊肚菌高產核心種質。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戴芳瀾杰出成就獎、美洲菌物學會榮譽會員獎和省部級一二等科技獎5項。
龍勇誠 × 滇金絲猴
滇金絲猴,是世間動物最美和宇宙間最像人的生靈
中國靈長類學會名譽理事長、云南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自然專家委員會主任,云南動物學會理事。從1985年開始追蹤滇金絲猴,將整個寶貴的職業生涯都獻給了美麗的雪山精靈。1992年,龍勇誠拍到了世界上第一張清晰的野外滇金絲猴照片,舉世矚目。長期致力于野外尋找、研究和保護中國特有的野生動物滇金絲猴。足跡踏遍“三江并流”地區一萬多平方公里的雪山高原和原始森林,繪制了出滇金絲猴群分布圖。
蔡杰 × 種子寶庫
保存千萬“籽種”,守護未來希望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保藏中心主任,國家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庫聯絡人。曾任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千年種子庫”中國項目協調員,參與了我國第一個綜合型的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實體庫建設,長期開展野生植物種質資源的收集和保藏工作。
楊靜 × 極小種群
只剩下五棵的植物,我們要為它做些什么?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云南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重點實驗室與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成員。從事瀕危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物種保護與研究,通過了解植物自身特性與自然適應的關系,探索物種保護的有效途徑。對云南省極度瀕危植物漾濞槭、活化石植物滇桐、和曾“滅絕”的云南梧桐開展過卓有成效的保護行動。
羅雷×有毒動物
毒液是毒,也可以為藥!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青年學者”,云南省“優秀青年”。主要從事基于離子通道的動物生存策略及環境適應機制研究,探索有毒動物的捕食和防御策略,以及天然多肽毒素的挖掘和利用。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