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總統(tǒng)府有不少可以游覽的景點,是中國近代建筑遺存中規(guī)模最大的建筑群,因此還是非常值得前去游玩的,下文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南京總統(tǒng)府的游玩項目,快來看看吧!
1、總統(tǒng)府門樓
總統(tǒng)府的標志性建筑
大門南立面是八根愛奧尼亞立柱,并鐫有巴洛克線條;南側是三樘拱形連頂縷空鐵門,每拱兩扇,向內(nèi)開啟,涂黑漆,中鍍飛金,鉸鏈、插銷、鐵鎖、暗扣等五金大件從法國進口。北側是方形,寓意“外圓內(nèi)方”,又含“天圓地方”之意。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后,日軍在大門前舉行了入城式,并在門側懸掛“中島部隊”和“十六師團部”木牌;繼而成為偽“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及汪偽政府監(jiān)察院等機構的大門。1946年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后仍作為國民政府大門。1948年5月“行憲”國大后,即將“國民政府”換裝“總統(tǒng)府”三字。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大門一直在使用。1958年大煉鋼鐵時,大門被拆下回爐,換裝了三扇木門。2003年將鐵門按按原樣恢復。門前一對石獅是清兩江總督署轅門的遺物。
2、大堂
總統(tǒng)府的主體建筑
硬山頂單層雙檐,與二堂以穿堂相連。原址為太平天國金龍殿,又稱“榮光大殿”, 相傳洪秀全病逝后即葬于殿中。清兵攻占天京后,大殿被毀。兩江總督曾國藩于同治九年(1870) 后重建了兩江總督署大堂,即現(xiàn)在的大堂。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的典禮,就在大堂舉行。后因天冷移至大堂后的西暖閣。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作為國民政府的大堂。1929年國民政府部分改建時,先后將蔣介石和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匾額掛于大堂正中橫梁上。以后,大堂一直被國民政府和總統(tǒng)府沿用,至今保存完好。
3、臨時大總統(tǒng)辦公室
一座仿法國文藝復興樣式的建筑
清朝兩江總督端方曾赴歐洲訪問,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1909年,在總督任上開始建造這一座仿法國文藝復興樣式的建筑。未及竣工,即奉清廷之命赴四川鎮(zhèn)壓革命黨。該建筑落成于1910年,即新續(xù)任總督(也是末任總督)張人駿任上。因位于總督署西側的西花園,又稱“西花廳” 。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即以此為大總統(tǒng)辦公室。1月2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第一次內(nèi)閣會議也在這里舉行。以后,先后作為南京留守府、江蘇討袁軍總司令部、江蘇都督府、督軍署、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北伐軍總司令部)、國民政府軍委會、參謀本部(軍令部)等機構的辦公處。
4、子超樓
典型的民國公共行政建筑
中國新民族建筑,又稱現(xiàn)代建筑。為典型的民國公共行政建筑。因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字“子超” 故又稱“子超樓”。由南京魯創(chuàng)營造廠承建,耗資106952元銀元)。設計者虞炳烈。
1937年12月日軍侵占南京,此樓被日軍中島部隊和十六師團占用。1938年3月成為偽維新政府行政院辦公樓。1940年3月汪偽政府成立后,為偽立法院、監(jiān)察院等辦公機構辦公場所。
5、煦園
著名的江南園林
明朝初年為漢王府花園,以漢王朱高煦府邸花園,取其名中的“煦”字而得名(一說由清朝大學士英和的字“煦齋”而得名)。清朝為兩江總督署花園。太平天國建天朝宮殿時予以擴建。因花園位于宮殿西側,又稱“西花園”,與東花園相對稱。清軍破城時被毀,曾國藩于同治九年(1870年) 重建。
1927年4月國民政府成立后,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與北伐軍總司令部合署辦公)、國民政府軍委會、參謀本部,以及總統(tǒng)府軍務局等機構,都曾在園內(nèi)設有辦公處。
煦園為著名的江南園林,與總統(tǒng)府連為一體,至今還保留有諸多著名的遺址景點,如石舫不系舟、夕佳樓、忘飛閣、漪瀾閣、印心石屋以及清代碑刻等。
南京總統(tǒng)府開放時間、門票價格:http://www.dx596.cn/trip/116432.html
-
鄭州中國綠化博覽園
鄭州·中國綠化博
2092 03-14 -
南通洲際綠博園
南通綠博園比較適
2535 03-14 -
天府花溪谷
這處天府花溪谷景
999 03-14 -
沙河市桃花源風景區(qū)
沙河市桃花源風景
247 03-13 -
神鹿峰旅游度假區(qū)
神鹿峰旅游度假區(qū)
1522 03-13 -
鏡泊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黑龍江鏡泊湖風景
1315 03-13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