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中軸線上有哪些值得打卡的博物館?這個問題其實還有點復雜,因為北京有很多很多博物館,中軸線上的的確也非常的多,不是專業的人士還真的不好給大家推薦,下面是北京文旅給出的打卡點了,感興趣的可以一起看看詳情。
1、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
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旁邊矗立著一座凌空“多寶格”建筑,這就是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它填補了我國工藝美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博物館的空白,也標志著我國新增一處代表國家和首都文化形象、彰顯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氣象的重要文化地標。
該館建筑設計構思借鑒了故宮太和殿的比例,縱橫均為對稱結構。建筑立面呈三段式,由下至上分石材基座、透明平臺層和漂浮的建筑層,分別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天、地、人,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筑的和諧之美。
館內目前收藏涵蓋眾多工藝美術門類,主要有玉雕、石雕、竹、木雕、牙角骨雕、織染繡、陶瓷、漆器漆藝、金屬工藝、玻璃、唐卡及民族民間(綜合)十一個門類,其中的4件大型翡翠藝術珍品《岱岳奇觀》《含香聚瑞》《群芳攬勝》《四海騰歡》,其體量之大、材質之佳、構思之巧、技藝之精,堪稱國寶級的稀世珍寶。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湖景東路16號
2、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是我國唯一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1958年開始興建,1963年由毛澤東同志題寫“中國美術館”館額并正式開放。
中國美術館館藏各類美術作品13萬余件,年接待觀眾逾百萬人次,每年開展公共教育活動50余場,許多載入中國美術史冊的重要作品首展于此。
5月23日,中國美術館迎來建館60周年,同時,“美在新時代——中國美術館建館60周年系列展覽”也在這一天開幕。
“美在新時代——中國美術館建館60周年系列展覽”分為“致敬經典”“墨韻文脈”“塔高水長”“美美與共”系列主題展覽,通過近600件作品,集中展現中國美術館收藏的經典美術作品,形象地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與發展、紅色革命文化的弘揚與傳承、中外杰出美術成果的交流與互鑒。據悉,該系列展覽將持續至7月2日。其中,“墨韻文脈”主題展覽展至8月6日。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1號
3、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既是明清故宮(紫禁城)建筑群與宮廷史跡的保護管理機構,也是以明清皇室舊藏文物為基礎的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
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體系完備、涵蓋古今、品質精良、品類豐富。現有藏品總量已達180余萬件(套),其中一級藏品8000余件(套),堪稱藝術的寶庫。
故宮博物院擁有數以百萬計的珍貴藏品,但觀眾日常在展廳里能夠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2019年7月,故宮博物院推出了線上項目“數字文物庫”,幾年來,“數字文物庫”的文物影像數量不斷增加,目前文物總數超過10萬件,觀眾可通過故宮博物院官網進入瀏覽。
據介紹,“數字文物庫”利用知識圖譜技術增強了文物檢索能力。也就是說,觀眾以往只能通過關鍵詞或名稱來檢索文物,如今還可通過文物的紋飾、顏色等檢索,進一步滿足欣賞、學習、研究的需要。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
4、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以蔡元培、魯迅為代表的有識之士奔走推動成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邁出了典守文物、增進教育的第一步。2012年,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完成并正式對外開放,建筑面積增加到近20萬平米、擁有48個標準展廳,是世界上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現有藏品143萬余件,涵蓋古代文物、近現當代文物、藝術品等多種門類,藏品系統完整,歷史跨度巨大,材質形態多樣,充分展現和見證了中華文明的血脈綿延與燦爛輝煌。
目前,國家博物館已形成包含基本陳列、專題展覽和臨時展覽的立體化展覽體系。其中,基本陳列和部分專題展覽正在進行全面改陳和提升,目前已完成專題展覽“中國古代瓷器”“中國古代書畫”的改陳,近期將進行“中國古代玉器”“中國古代佛造像”的改陳工作。同時,國家博物館將不斷探索新的展覽選題,設計推出新的專題展覽。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
5、中國錢幣博物館
中國錢幣博物館位于天安門廣場西南側,由原保商銀行舊址改造而成,其中,原北洋保商銀行和原中央銀行北平分行兩座大樓,為國家文物保護建筑,是中國近代金融業發展的實物見證。
博物館以實物、 、史料文摘、圖(表)相結合,全景式地展現了中國貨幣4000年的發展全貌。現館藏有古今中外錢幣以及與錢幣有關的文物約30萬件,其中有不少具有很高學術價值的珍貴文物。
“模范”“元寶”“鈔票”這些詞的本義是什么?電視劇里隨身攜帶銀錠,在古代可能嗎?現存最早的一張紙幣長什么樣子?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感興趣,不妨來中國錢幣博物館找尋答案吧。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交民巷17號院
6、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展館)
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展館)位于天安門廣場東南側,是由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改建而成,這座車站始建于1903年,1906年竣工并啟用,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
正陽門展館常設展覽為“中國鐵路發展史”,展覽通過運用豐富翔實的 史料、實物展品以及先進的展陳理念和技術手段,完整地呈現了中國鐵路140余年來,從無到有、從落后到先進的發展歷程。
館內二層和地下一層分別是互動區域和沙盤模型展區,觀眾可以在互動區域體驗復興號動車組模擬駕駛艙,還可以在沙盤模型展區一覽多個“世界鐵路之最”的項目全景,沉浸式感受鐵路發展的速度和魅力。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前門大街甲2號
7、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位于北京中軸線上的天橋地區,是新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籌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它背靠世界文化遺產天壇公園,主要從事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
夏天已經到來,樹木繁茂。但是,你真的了解你身邊的樹木嗎?北京自然博物館的“一樹花開·中國樹木文化展”或許能讓你更了解我們身邊這些默默無言的“朋友”。
展覽通過“識木”“用木”“崇木”“惜木”4個部分,結合110余件精美展品,從多角度向觀眾宣傳展示我國優秀的傳統樹木文化。該展覽將開放至9月17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臨時展廳開展。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天橋南大街126號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