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山日常出行騎電動車的朋友們注意啦,在佛山也有不少電動車禁止駛入的區域,出行時絕對不能踏足的“禁行區”,那么這些電動車禁止駛入區域都有哪些呢?詳情見下文。
1、靜態盲區
(一)前方盲區
大貨車前方屬于半盲區。一般車頭到駕駛室后方約2米長、1.5米寬的范圍都屬于盲區,越靠近車身越難被大貨車司機察覺,因此,駕駛電動自行車從貨車車頭通過時,應保持不少于2.5米的距離。
(二)左側盲區
左側盲區在車輛貨箱尾部附近,相對右側盲區而言要小一點。但如果加上A柱和反光鏡的遮擋,司機很難及時發現電動自行車駕駛人。
(三)后方盲區
大貨車沒有后風窗,因此大貨車正后方是全盲區,大貨車司機完全看不到車后狀況,若跟在貨車后方發生碰撞,極可能會被卷入貨車底部,非常危險。
2、動態盲區
(一)右側盲區
右側盲區即“內輪差”,也被稱為“死亡彎月”,是大貨車所有盲區中最危險的一個!大貨車的右側盲區約在貨箱末端至駕駛艙末端位置,距離貨車寬度約為1.5米范圍,且貨箱越大,盲區越大。大貨車在轉彎時,前后輪并不在同一軌跡上,大貨車司機無法發現停留在內輪差視覺盲區范圍內的電動自行車,后果將不堪設想!在大型車輛發生的惡性交通事故中,由內輪差引發的事故占70%以上,死亡率達90%以上!
3、安全避“貨”得注意
(一)不越線停車
駕駛電動自行車行駛至路口等待交通信號燈時,切記停在白色停止線內,不得越線停車。若路口沒有劃停止線,電動自行車就不要進入路口,盡量與路口保持距離,避免誤闖大貨車盲區。
(二)不搶道、不并行
與大貨車同時進入路口,如遇上大貨車轉彎,即便電動自行車與其已拉開一定距離,也很有可能進入內輪差范圍,遭受“吞噬”。因此要做到不與大貨車同時進入路口,不與大貨車搶道,不與大貨車長時間并行,讓其先行離開。
(三)遵守交通規則
在外騎行電動自行車,駕駛員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戴頭盔、按燈走、不逆行、走非機動車道,這些都是駕駛電動自行車的基本準則,也是守護駕乘人員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