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的趵突泉水位達到29.01米,月牙泉被喚醒,據了解因月牙泉出水口在濟南眾多泉水中屬于水位最高的,所以月牙泉的噴涌則表明七十二名泉全部實現噴涌。但是很多朋友可能還不知道這七十二名泉分別是哪些吧?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名泉簡介
濟南城內百泉爭涌,享有名泉七十二之說。其實,歷代諸家所記不盡相同。濟南泉水亦不止72處,僅市區就有大小泉池百余處。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百脈泉五大泉群是濟南72泉的主要組成部分,其它的則“隱居”于濟南轄區內的其他地方。
2、名泉介紹
新近評出的“七十二名泉”既包括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歷史上已有的名泉,又有琵琶泉、瑪瑙泉、九女泉等新增的名泉,酒泉、香泉、金虎泉等歷史上的名泉因消失而除名。“十大泉群”分別是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龍潭、白泉、涌泉、玉河泉、百脈泉、袈裟泉和洪范池泉群。“七十二名泉”好似珍珠般灑落在這“十大泉群”之中。(2004年新評選名錄如下:
趵突泉、金線泉、皇華泉、柳絮泉、臥牛泉、漱玉泉、馬跑泉、無憂泉、石灣泉、湛露泉、滿井泉、登州泉、杜康泉、望水泉、珍珠泉、散水泉、溪亭泉、濋泉、黑虎泉、琵琶泉、瑪瑙泉、白石泉、九女泉、五龍潭、古溫泉、賢清泉、天鏡泉、月牙泉、西蜜脂泉、官家池、回馬泉、虬溪泉、玉泉、濂泉、百脈泉、東麻灣、墨泉、梅花泉、濯纓泉、玉環泉、芙蓉泉、舜井、騰蛟泉、雙忠泉、華泉、漿水泉、硯泉、甘露泉、林汲泉、斗母泉、無影潭、白泉、涌泉、苦苣泉、避暑泉、突泉、泥淤泉、大泉、圣水泉、緞華泉、玉河泉、西麻灣、凈明泉、袈裟泉、卓錫泉、清泠泉、檀抱泉、曉露泉、洪范池、書院泉(又名東流泉)、扈泉、日月泉(其中,百脈泉、東麻灣、墨泉、梅花泉、西麻灣、凈明泉在章丘區,洪范池、書院泉(曾名東流泉)、扈泉、日月泉)
3、歷史變遷
濟南泉水實際數遠不只這些。歷代濟南七十二泉,和“七十二行”,“七十二變”一樣,是泛指數量多的意思。
歷盡滄桑,志書轉錄七十二泉的名稱、位置及所處地名,都有許多變化。尋蹤查訪看到金代《名泉碑》中所列名泉,當前尚存和雖被填埋但能辨明位置的有60處。它們的分布情況是:趵突泉公園的趵突、金線、皇華、臥牛、漱玉、柳絮、馬跑、淺井、洗缽、混沙、無憂、滿井、石灣、湛露、酒泉、東高、望水、登州、北煮糠(杜康);環城公園的黑虎、金虎、南珍珠;五龍潭公園的灰灣、(古)溫泉、東蜜脂。懸(賢)清;珍珠泉賓館內的北珍珠、散水、溪亭。坤順橋南的灰池泉,王府池子街的濯纓、灰泉、知魚泉,芙蓉街69號的芙蓉泉,省府前街玉環泉,舜井街舜泉(井),西更道4號云樓泉,趵突泉北路22號孝感泉,共青團路45號西蜜脂泉,泉城廣場東北首的(古)鑒泉。歷城區港溝鎮滴水泉、柳埠鎮苦苣泉、都泉、熨斗泉、龍居泉,十六里河鎮鹿泉,錦繡川鄉柳泉、車泉,王舍人鎮白泉、花泉。章丘市明水鎮百脈泉,長白山黌堂嶺北醴泉。長清縣靈巖寺孤泉(今名袈裟泉)。歷下區姚家鎮漿水泉。開元寺甘露泉(一說大佛寺甘露泉)。龍洞風景區金沙泉、白龍泉、林汲泉。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