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大家都知道,畢竟小學都會學到關于大慶王進喜的故事。大慶市剛剛被建立起來的城市,他的年齡只有23年,試問前世今生他為什么被叫作大慶呢?有朋友說到,在1959年9月成立,正是建國十年大慶,所以叫做大慶,那實事是不是這樣呢?
大慶居民富裕,生活條件很高。但是,100年前,這里還是一片大草原。那么,大慶為何發展如此迅猛呢?

(草原)
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特別向往大草原。但是,在100年前,東北很多城市,其實就是大草原,當然大慶市也不例外。在歷史資料中,直到清朝才有關于大清的介紹,因為此前這里就是游牧民族的大草原。根據資料記載,清朝初年的時候,大清是蒙旗杜爾伯特的游獵地,一直沒有定居村落。直到1898年,沙俄修建中東鐵路時,在此建立了薩爾圖站。
正是因為這座小車站的建立,才給大慶帶來了生機,附近開始有了村屯。1906年,清朝光緒年間,朝廷設立了安達撫民府,1913年改為安達縣。不過,這個縣的居民太少了,偽滿時被改為興仁鎮。新中國成立后,興仁鎮一帶建立了幾個農場,后來合并為紅色草原牧場。 此后,這里改名為大同鎮,隸屬于安達縣。
由于科技的掣肘,誰也沒有發現這里的地下埋了石油。當石油被挖掘出來后,這里出現了勃然生機。

(采油)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考慮開采石油。在1955年7月初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新中國的國務院里誕生了一個新成員———石油工業部,由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政委余秋里擔任部長。
1959年9月26日,經過連續的勘察,在今日大慶的位置,果真打出了石油。當時,黑龍江省委書記歐陽欽非常高興。松基三號井噴油正值國慶十周年大慶前夕,是向國慶獻了大禮呀!他對省委秘書長李劍白說:“松基三號井在大同鎮,我們就把大同改成‘大慶’吧!”大慶的名字后來就這樣叫開了!

(大慶)
不過,正式將大慶命名還是在1979年12月14日,此前的安達市更名為大慶市,由黑龍江省直轄。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慶市的城市規模越來越大,轄5個市區、3縣及1個自治縣和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口超過280萬。
哈哈,你了解到啦嗎?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