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北京遇上西雅圖嗎?女主就是到國外生小孩,依據當地的法律,在當地出生的小孩擁有該國家的國籍,這樣換個地方出生就能夠享受到這些福利。看到了這項政策所帶來的福利,中國就涌現了去國外生小孩的風潮。但是這個風潮馬上就要被禁止了。
去國外生小孩的心理
想方法避開雙國籍的坎,順利回國,享受國內福利,等孩子大了再回到北美享受國外的福利。
2017年小兒子在加拿大出生,當時就有聽到類似消息,這看來是做實了。同時建議去加拿大生子的朋友不要選擇溫哥華 多倫多 這些城市,加拿大有很多城市,何必都擠在一個地方呢?這不是和在國內都扎堆兒北京一個道理嗎?
當然,從現在看這項策的執行或許在1年之后。
但無論如何,對準備來加拿大產子的中國媽媽和那些本地的月子中心都是致命的打擊。
就算現在趕著懷孕,可能也要看老公給不給力了吧?!
昨天,加拿大保守黨在哈利法克斯舉行的大會閉幕了。
會議最后一天,保守黨議員對黨內提出的74項政策、修改建議進行了投票。
這些政策包括墮胎、安樂死等等,還有華人比較關注的“雙非嬰兒”問題。

根據加拿大《公民法》,凡是在加拿大領土出生的嬰兒,都自動獲得加拿大國籍。
但是保守黨在昨天會議通過的決議中,決定修改這項法律:禁止“雙非嬰兒”(父母都不是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自動獲得加拿大國籍。
如果在下屆聯邦大選中保守黨上臺執政,那么這項法律就會被修改成為現實。
以后想通過生育旅游來加拿大,讓孩子出生就有加拿大公民身份,再也不可能了。

根據最新民意調查,57%的選民都希望自由黨趁早下臺。
在去年7月的調查中,希望更換政府和維持現任政府的選民還是基本持平的。
但是一年過去了,自由黨已經越來越不得民心。
紅色是希望更換政府的,綠色是維持現狀的!

可以看出,希望更換政府的選民越來越多,呈上升趨勢。

自由黨下臺了,最可能上臺的就是保守黨。
目前的民意調查顯示,保守黨和自由黨在全國范圍的支持率基本持平。
不過距離大選還有1年,到時候誰能代表加拿大人的意愿,大選會揭曉答案。

去年,保守黨華裔議員黃陳小萍就曾提交請愿書要求修改加拿大的入籍法案。
請愿書中寫道:“生育旅游、雙非嬰兒的出現,是在從根本上降低加拿大公民身份的價值”。

如果保守黨上臺執政,那么從此以后生育旅游將在加拿大徹底消失。
溫哥華、多倫多的華人月子中心都不少,以后可能都要銷聲匿跡了。

一般來說,赴加拿大生子的費用在30-50萬不等。大多數來生孩子的家里都不差錢,不過也有些人生完了卻不給錢,給加拿大財政增加負擔。
之前一名華人產婦在列治文生下一個孩子之后就跑路了,欠下一大筆債-約580萬人民幣(118萬加元)的醫療費用遲遲不還。
溫哥華沿岸衛生局(Vancouver Coastal Health,VCH)正在通過法律手段向這名產婦追債。
法庭文件~

根據統計,列治文的婦產科每5個媽媽里就有1個不是加拿大公民。而非公民媽媽中,98%都來自中國。
因此這名欠錢不還的華人產婦讓中國同胞倍感尷尬。。。
據悉,這個產婦叫夏燕(yan xia音譯)、2012年10月在列治文醫院(Richmond Hospital)生下一個孩子。
孩子出生后狀況不太好,在嬰兒保溫箱里生活了很久。
夏燕不是常住居民,不能享受普通醫保,因此出院時收到了巨額賬單。
當時她的生產費用加上孩子的護理費是31.3萬加元,夏燕沒有繳納任何費用就悄聲無息地走了。
拖欠到現在按照每月2%的利息來算,費用已經達到117.8萬加元(約合人民幣580萬)。
如果嬰兒的身體狀況不好,需要進保溫箱“深切治療”,入住1-2個月費用就會高達30萬加元。
同為華人的本地居民對于這種生完孩子就跑,把債務留給加拿大的行為嗤之以鼻。

畢竟,這筆債務無人償還、最后還是要分攤到每個納稅人頭上承擔。
根據BC省衛生廳的統計數據,僅在2014/15年,非居民產婦拖欠的醫藥費就高達幾百萬。
溫哥華沿岸衛生局表示,就算是有不付費的情況,醫院不能拒絕為有需要的人提供醫療服務。
這引起了很多居民的不滿,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打擊“生育旅游”,杜絕那些生了孩子就跑、留下一大筆債的行為。
“生育旅游”在加拿大一直很火,是很多華人產婦熱衷的事。
大溫"月子中心"業內人士的親身經歷與部分醫院的官方數據都顯示,以中國為源頭的"生育旅游潮"近年來正在發酵升溫。
加拿大及美國都實行在本國出生的嬰兒自動獲得國籍的政策,為求一本護照,有些中國“游客”其實是專門來生孩子的。
盡管跨國生子價格不菲,但產婦們卻覺得很值。畢竟孩子一生下來就是加拿大公民,長到19歲父母還可以申請團聚移民。
大概費用~

“雙非嬰”的媽媽幾乎全部來自中國。可能是因為列治文的華人最多,列治文醫院的“雙非嬰”占總人數的70%。
就算保守黨沒上臺,不禁止“生育旅游”,在加拿大生孩子也不是必定有加拿大國籍的。
因為雙重國籍,是不被中國政府承認的。
中國駐溫哥華總領館明確表示:
"在加拿大出生的華人(或第二代)并不代表他(她)就是加拿大籍。
中國政府認定這些人的國籍,需要看他(她)們出生時的父母情況而定!"(對美國也一樣適用)
之前有兩名在加拿大出生的、已經入籍的青少年(父母在香港出生)參加了一個中國游學團,當他們興沖沖去溫哥華中國領館辦理簽證卻被拒絕了。
理由很簡單:"中國政府不認可他們是加拿大籍,他們仍是中國人!所以沒辦法給他們辦簽證。"
為什么在加拿大出生的不算加拿大籍?

此事經媒體報道后引發了廣泛討論,面對民眾的不解和疑惑,中國駐溫哥華總領館表示這可不是新政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海外出生嬰兒的國籍情況,并不能單純的以出生地來認定、而必須視出生時父母情況而定。
兩位少年雖然都是在加拿大出生的,但父母都是在香港出生的居民。
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按照中國的法律,這對父母無論在哪里生孩子,孩子都算是中國公民。
因此這兩個孩子算是中國公民,當然不能獲得中國簽證!
一些遠赴海外生孩子的要哭暈在廁所了。。。
花了大價錢、冒著高風險到海外生子,結果孩子的國籍根本不被中國政府認可。
一輩子在加拿大/美國也就算了,想回趟中國,連簽證辦不下來。
海外出生嬰兒的國籍認定辦法:

領館文件:
http://toronto.china-consulate.org/chn/HQGR/ZYTZ/t385939.htm
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只要孩子出生的時候父母都是中國國籍、孩子就是中國籍,無論他在哪兒出生。

如果出生時母親是中國籍,而父親是加拿大籍,子女仍為中國籍。
如果出生時父親是中國籍且未在海外定居,而母親是加拿大籍,子女仍為中國籍。
中國駐溫哥華總領館表示,中國政府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