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出國旅行的時候應該也是有發現國外和國內完全不一樣,并且很多國外的一些事情完全是無法適應的,在美國可能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熱水,所以小伙伴們可以在旅行的時候帶上壓縮的熱水壺。

1、肚子疼喝冷水。
從早餐到晚餐,幾乎都是冷飲、冷牛奶、冷水。我有次MC期間去NYC,那幾天都是用咖啡機燒水喝的。
2、書很貴。
在美國,知識很貴,書很貴!其實想現在除了中國,其他地方的書都不便宜。珍惜珍惜!
3、什么都要稅!
除了去俄勒岡或者少數幾個免稅州,其他地方花費都是要加稅的。咖啡要稅,可樂要稅,服裝要稅,而且出關不煺稅(和歐洲不同)。

4、沒有淘寶、支付寶。
雖然美國也是一個所有地方都可以刷卡的國家,不過也要稱讚一下中國的淘寶和支付寶!亞馬遜跟淘寶比起來,上面的產品數量不多,選擇余地不大,所以你只能去實體店里買。這一點,淘寶真的厲害了!
5、基礎設施老舊。
大多數路橋都是50-60年代修建的。以我自己去紐約搭地鐵為例,真的建設了太多年,而且維護得不夠好!即使在曼哈頓,尿味、垃圾味很嚴重,而且常常能看到大米奇(是rat不是mouse!!!)在站臺鐵軌跑來跑去!
6、昆蟲體型很大!
講到老鼠,還有別的蟲子什么的,都非常大隻,很可怕!因為生態比較好吧,地廣人稀,有些品種也很奇怪。
7、街頭流浪漢特別多。
由于財富兩極分化嚴重。流浪漢像僵尸圍城一樣占領城市各個街區,路邊滿地都是小帳篷,旁邊的商店全都永久不開門。Uber都叫他們 “creatures in the night” (夜里出現的生物),有些精神游離(長大麻使用者)。我在SFO和LA市中心都遇到很多,所以一到傍晚趕快回酒店,女生還是會覺得很危險, 一定要躲著走。
8、營業時間關門早!
在國內,越到晚上下班后,越是周末節假日,商家生意越是紅火。美國或許由于加班費高昂,或許有工會干預,商家工作日營業時間到晚上6點、8點,最多9點,餐館也不到10點就關門,夜晚的街道黑漆漆一片沉寂,節假日更是大門緊閉。對游客來說就比較失望。
9、人工費昂貴!
在美國,凡是涉及到人工都很貴!比如最常見的小費制度,餐廳就餐的小費15%-20%,外賣送餐10%-20%,自助餐給收拾餐具的服務生留$1-$2,美容理發的小費20%-30%,出租車10%-20%,代客泊車$2-$5,家具送貨安裝每人$5 - $10,酒店拎包打掃等每人$1-$2等等。

10、非法槍支,毒品泛濫。
泛濫到什么程度呢?隨著加州大麻合法化,走在路上聞到突如其來刺鼻的大麻味已經是家常便飯習以為常。在SFO坐BAT,隔壁花臂大叔全身都是針眼,我也是怕怕的。
隨便一個餐廳吃完飯推開門,見到馬路對面倆警察扣住個人,地上掉著把槍。當地朋友和我說,晚上少去WalMart這樣的大超市,常能遇到持槍搶劫!!!
11、沒熱水。最不方便的就是大家感同身受的熱水啦。我住過的快捷酒店是沒有燒水壺的,高級酒店沒住過不方便評價。但是一般的快捷酒店會有咖啡壺和微波爐,不隨身攜帶熱水壺旅行的話,建議帶可以微波的飯盒和水壺,燒水泡茶泡面基本需求都能滿足。在旅行路上需要熱水的話可以去快餐店,比如麥當勞,一般服務員會很熱情的免費給你一大杯熱水。我們一路從美中到美西,除了拉斯維加斯的酒店連微波爐都沒有,大城市華人多機場熱水要收費外,基本每天都能順暢的get到熱水。
12、早餐單調不合口味。依舊是指經濟型的inn,早餐基本是冰牛奶、苦咖啡、甜面包,非常的單調,偶爾住的inn會有水煮蛋、水果、酸奶和麥片,但總體來講還是不適合中國胃的,建議路過亞超可以準備點泡面,或者賽百味這類快餐店解決;
13、停車。小地方都好停車的,走到大城市,比如拉斯維加斯和洛杉磯等,找停車場和停車位會有一定難度,路邊的咪表停車位也很難有空,一定不要亂停車,被罰了得不償失;
14、酒店日用品,依舊是以inn為標準,不會像國內一樣提供的那么齊全,牙刷牙膏洗發水等有些地方供應是不全的,建議方便的話日用品自帶,拖鞋自帶;雖然酒店的新舊各有不同,但都很干凈。
15、出門付費用錢或刷卡,沒得在線支付;
16、想吃適口的中國菜比較難。中餐和亞洲菜比當地漢堡快餐要貴的多,改良版的美式中餐快餐廳,如pander、宮保等,供應的菜品也都是老美喜歡的酸甜口了。
17、商店關門早,沒什么夜生活。指望著晚上去逛街吃小吃還是算了吧,基本到了傍晚商店就準備打烊了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