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唐藝術區首屆藝術季桃花源11月的時候就登錄北京開展,展覽在次年3月底結束,觀堂藝術展吸引了不少名人來這里留影合照,不少大牌雜志都來這里取景。咱們一起去看看這個藝術展有都哪些驚艷的作品呢!

展覽基本信息
展覽時間:2018.11.10-2019.3.31 10:00-18:00(周一閉館、周二免費)
票價:平臺折扣票70元(原價120元)
演出場館:觀唐藝術區
演出時長:每天早上10點
展覽介紹
觀唐藝術區,貼近生活,高于生活的哪些藝術作品,一起走進看看。

來到這座隱匿于現代氣息中的藝術區,迎面便能看到一幢幢仿唐式建筑錯落有致的排布在湖心島的周圍,呈日月之勢,頗有些五行調和之妙。
美術館屋頂舒展、門窗古樸,與園區中的草木互相呼應,不負其"公園中的美術館"的盛名。

盧征遠作品《桃源鏡像》
走在園區的主干道上,可以看到正在園區展出的那些盧征遠策劃的公共雕塑作品。這條展陳路線重現了《桃花源記》中武陵人的探秘之路,即從"尋跡"伊始,到"芳澤"一游,再到"迷蹤"落幕。

蔡志松作品《我想為你打開一扇窗》
未來,日本建筑師青山周平還將從建筑本體的思考,延伸出對藝術在空間概念里的應用,在觀唐的湖心島上為大家重創一個"理想世界"--《島嶼項目--青山周平》。

于凡作品《包裹的馬》

任哲作品《云山風度》
天上云卷云舒、眼前清風拂面、腳下落葉在低吟,大自然在流動中創造了屬于自己的節奏和韻律。然而,世界的流動不光只存在于感官世界,還存在于更深層次。

新媒體展中王成普的作品《洞見》
燈管、苔蘚、碎玻璃杯,借由這些似曾相識的元素,喚起參觀者對夢境與現實的重新審視。
袁松的作品《風景》節
《風景》看似華麗、耀眼,但反射出的卻是一個碎片化了的、虛幻的假象。
碎玻璃杯、鏡面不銹鋼彎頭管、水晶墻面貼片等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被藝術家袁松放置在一個充滿鏡像的燈光箱體或是荒誕造型的雕塑之中,呈現出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視覺《風景》,整個現場全非幻境,藝術家朱劍非便借由全景的光與影結合,為人們呈現一個幽靜、神秘的世外桃源--《隱匿之境》。

新媒體展中朱劍非的作品《隱匿之境 》

新媒體展中In_k的作品《 {[(meme)]} 》
藝術家In_K從太空中捕獲的寄居在沙盒環境中的數字生物--元病毒{[(meme)]},這個病毒被安裝在一個紅外攝像頭作為進食器,它需要不斷的進食數據流,通過實時攝像頭觀眾能將自己的身影作為數據喂給元病毒,元病毒在消化每個像素的過程中將完全利用{[(meme)]}系統提供的最大功耗才能存活。

新媒體展中朱璽的作品《燃冰跡》
新媒體展中GeeksArt的作品《覓象》
皇后娘娘的打卡地,《服飾美容》《VOGUE》《嘉人雜志》等雜志也紛紛來這取景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