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經濟指數不斷增加,消費觀念也出現了很大的轉變,特別是近十年來的旅游行業備受人們的喜愛,大家都希望可以四處走走看看,體驗國內外的旅游勝景以及物土風情,那么2019年的旅游行業發展新趨勢是什么呢?

走一走,游一游,用空前高漲來形容今年年的“五一”假期游客的出行熱情毫不夸張,2019年5月1日,鐵路發送旅客1724.3萬人次,創單日歷史新高,假日期間,民航國內航空公司航班量52725班,同比增長5.63%。重點監測的全國36個景區周邊日均交通量同比增長8.23%。
據文旅部測算,假日期間,國內旅游接待總人數1.95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76.7億元。消費額在501—1000元之間的游客比例最高,占38%。旺盛的出游需求讓今年小長假旅游消費市場十分火爆。

越來越多的家長帶孩子走進博物館、藝術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周邊、文創產品成親子游新寵。而隨著各大景區基礎設施及服務質量的提升,極具特色的網紅酒店帶動游客打卡住店,享受休閑度假時光的酒店游不斷興起。今年小長假比以往多了一天,讓遠途長途游有了絕佳時機,游客平均外出停留2.25天,較清明假期增長9.5%。
業內人士認為,親子游、酒店游、長途游大大拉動了文化、休閑、鄉村、餐飲等消費,個性化多元化體驗正成為小長假旅游市場新熱點。
1、親子游

“爸爸,我見到‘真’恐龍了!”6歲的吳啟辰指著面前長達34米的炳靈大夏巨龍骨架,激動地跳了起來。看著興奮的兒子,吳先生覺得自己驅車一個多小時來這兒參觀,值了。
2019年5月4日,位于合肥的安徽省地質博物館二層恐龍廳中,9具恐龍骨架陳列其間,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其中很多和吳先生一樣,攜家帶口親子游,攜程網數據顯示,“五一”期間,選擇親子游的游客占比超過三成。
“以前小長假,我都帶孩子去風景好的地方玩。這次來地質博物館,是因為兒子要上小學了,來這兒可以邊玩邊學,豐富知識。”吳先生說,他身邊的很多朋友帶孩子來過,兒子見了照片心癢,一直嚷著要來,這次也算是滿足兒子的心愿。
和以往相比,節假日選擇來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參觀游覽的人越來越多,“我們‘五一’期間每天客流量能達到1萬,還有不少外地旅客。”安徽省地質博物館館長胡雪松介紹,地博的展示內容為生物、地學相關,僅孩子們感興趣的恐龍廳就有三層。其中,既有恐龍骨架展示,又有恐龍蛋陳列與知識介紹,還有許多互動游戲,吸引了眾多家庭前來,“還有從寧波過來的一大家子13口人,其中4個小孩,吵著要看我們自制的特效電影《魚龍勇士》。”
2、酒店游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響沙灣沙漠景區,從高空鳥瞰,一朵靜謐祥和的白色“蓮花”綻放在茫茫沙漠中。今年“五一”假期,這座造型新穎的網紅酒店——蓮花酒店,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一探究竟。
“以前從沒來過沙漠,聽朋友說這里的沙漠游很好玩,還能在沙漠里住酒店,感覺十分新奇。這次假期長,就和家人一起過來了。”來自北京的游客郭昊說。
來自廣東的楊恒一家已在這里玩了兩天一夜。他們體驗了刺激的空中索道和沖沙,騎乘了沙漠越野車和駱駝,品嘗了極具當地特色的各式美食,還在夜晚觀賞了大型沙漠焰火晚會,沉浸其中,身心放松。“酒店服務很貼心,還有專業工作人員幫忙帶孩子,讓我們夫妻能有時間享受二人世界。”楊恒笑道。
據介紹,今年“五一”假期,蓮花酒店接待游客2200多人,其中住宿超過1天的占住宿總數1/4,收入總金額392萬元,而隨著過夜旅客比例較以往明顯增多,響沙灣景區特地組織了篝火晚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接待游客近10萬人,景區及周邊實現旅游收入近6000萬元。
3、遠方游

青海湖畔,涼風陣陣,極目遠眺,水天一色。來自北京的秦莉智是學生,趁著“五一”假期來青海打卡,她說:“每到假期我都要出去玩一玩,今年假期比往年多一天,可以走得更遠一些。”
“這兩年青海旅游景點都在苦修‘內功’,提高服務水平,比如現在茶卡鹽湖亂扔鞋套的現象基本消失,今年還將開放新景區迎接更多游客。”導游曲永佳說。
曲永佳這兩天忙得不可開交,早上6時到崗,晚上11時回家,她笑著說:“現在大美青海的名頭越來越響,來青海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這幾天我帶的團,外地游客比往年增加不少,來自北京、陜西等地的游客比例較高。”
據攜程度假西北大區經理龐鴻介紹,今年“五一”假期來青海的游客數量同比增長30%以上,增量主要是外地游客。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