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快結束了,7月的臺風不多,對國內的破壞不是特別大,但是也是會有一些影響。因為七月臺風不是被壓制,所以可能八月臺風就會爆發,下面是關于臺風的相關事項,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8月底臺風多嗎

臺風7月被壓制,8月可能爆發
由于副高是塊狀,所以太平洋、南海、東海都是下沉氣流,7月臺風會一直偏少到月底;但與此同時,海溫將在暴曬中越來越高,到8月隨著厄爾尼諾余威和副高下沉氣流減弱,可能會有臺風爆發。
海溫數據顯示,目前27度線已北抬到浙江沿海,南海和菲律賓以東依然偏高。未來海溫還將上升并持續偏高。
八月強臺風最新消息
7月以來,整體上來說,全球的風暴并不多,我們西北太平洋總計出現了2個臺風,4號臺風和5號臺風,這兩個臺風已經全部消失了,并且都是對我們產生了影響,第一個就是主要影響我國華南地區,第二個就是東北地區。而7月還有沒有臺風的問題,可能大家都在想了,根據中央氣象臺科學預報來看,預計在7月下旬末會有臺風胚胎的發展,所以我們也還是需要注意下西北太平洋的發展。
根據歐美氣象預報來看,全球總計有3個風暴胚胎醞釀,暫時西北太平洋沒有臺風胚胎,所以我們暫時不必擔心。根據科學數據來看,分別為94L,96S,97E,而如今發布生成預警的就是97E,當然這個風暴胚胎是屬于太平洋,不過是在東太平洋地區,所以主要還是美國方向的影響。該風暴陪胚胎在21日就發布生成預警之后,預警在48小時內出現,如今可能在24小時內出現,所以7月全球還是有風暴出現。
東太平洋地區的風暴確實不影響我們,但是我們要知道,全球氣候是屬于一體的,所以無論是什么地方,我們都要關注,大氣環流的變動少不了這些風暴的發展。而東太平洋今年已經出現了一個四級颶風“芭芭拉”,并且達到了相當于我國17級以上的超強臺風,所以強度非常的大,最后就算是殘余也影響到了遠在海洋區域的夏威夷地帶,可以想象這風暴的實力。
并且“芭芭拉”也是實屬名歸的2019年全球風神,今年雖然全球已經出現了9個相當于我國標準的超強臺風(包括它),但是強度都沒有它的,所以97E是否是風神“芭芭拉”的“接班人”,我們來看看超級計算機的模擬數據。根據科學報告指出,97E雖然發布了生成預警,但是預估要在7月28日可能才會正式起來,也就是有加強的跡象。由于該風暴是往偏西北方向移動,所以具有潛力。

根據衛星圖像顯示,在東太平洋地區,普遍的溫度都是在30度左右,所以是風暴的潛在發展區域,在出現穩定胚胎之后,預估在7月30日的時候就會出現995mb氣壓值,所以這加速的速度非常的快,暫時預估最強的時候是在8月1日達到,出現970mb氣壓值,也就是一個相當于我國臺風或強臺風級別,所以可能是8月第1個強臺風,這個風暴整體上不大,不過這個模擬數據變動比較大,在21日的時候會出現955mb氣壓值,所以或具有“超強臺風”潛力,就看后期變化。

所以不排除這個具有潛力的風暴是可能達到超強臺風的級別,當然模擬倒是越來越低了,是否具有發展的情況,我們后期再來看。還是那句話,雖然不是西北太平洋的風暴胚胎,但是全球的氣候為一體,其他地區出現強風暴,也說了氣候的嚴峻性問題,就如我們說的全球變暖一樣,是世界各地都遇到同樣問題,而不是局部方位,今年的氣候異常大家應該可能可以明顯感覺到。
有幾個臺風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陳峪2日表示,今年,中國臺風生成個數可能達到18至20個,生成個數比常年偏少;從臺風登陸個數來看,可能達到6至7個,與常年個數相近。
2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提問稱,即將登陸中國的臺風是否會帶來有利影響,比如緩解高溫、干旱?今年首個臺風登陸時間較往年偏晚,是否意味著今年“臺風活躍季”后移?
對此,陳峪稱,今年3至6月中國沒有出現登陸臺風,這種情況在歷史上也發生過。2010年、2018年、2016年都出現過這種情況,這與厄爾尼諾有一定關系。今年下半年,中國臺風生成個數可能達到18至20個,生成個數比常年偏少;從臺風登陸個數來看,可能達到6至7個,與常年個數相近。臺風活躍季一般在7至9月。盡管前期臺風比較少,但進入7月后會有所增加。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芳華也表示,這次臺風的強度會達到臺風的最低級別,影響不會那么劇烈。從臺風結構來看,風雨影響主要在西南側,對中國陸地影響范圍不大。隨著臺風系統向西移動,中國除華南以外,福建、江西等地受到外圍的一些影響會出現降水。
張芳華指出,降水對緩解南方地區的高溫天氣有一定的作用。由于是陣性和分散的,當地的濕度比較高,還會有悶熱的天氣,高溫緩解的作用不會太明顯,但對緩解局部地區的干旱有非常好的作用,如海南島前期出現了旱情,這次對海南的影響比較大,對旱情緩解有利。云南的氣象干旱是在中部,臺風主要影響南部邊緣,對南部旱情的緩解有利,但對其他大部分地區的作用還是有限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