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園林不用去蘇州啦,在南京莫愁湖公園也可以看到!公園內有樓有亭,錯落有致,湖面風光佳,楊柳垂岸,清風徐來,好不快哉。南京莫愁湖公園里都哪些景點呢?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

南京莫愁湖公園
入園時間:周一至周日,7:00-21:00(20:00停止入場)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水西門大街132號

主要景觀:
華嚴庵(軒)
位于公園大門正北。公園大門1959年為松木結構,1964年仿濟南大明湖大門重建,古典式,混合結構,高7.1米,寬11米,建筑面積40平方米,小瓦大屋頂,中門檐高4.5米,寬5米,兩側門檐高3.7米,寬2.8米,4門柱由石鼓支撐,門額“莫愁湖公園”5字系郭沫若先生1964年書題。大門內有蘇州花崗石路,寬10米,長70米,抵月牙池,池中有樹石盆景,池周有花壇。
勝棋樓
位于華嚴庵庭院北首,明洪武年間建,復建于清I司治十年(1871)。明清風格的二層樓房,青磚小瓦,建筑面積592。07平方米。在復建后之漫長歲月中,又數度遭洪水與戰爭損壞,至建國時已破敗不堪。建國后政府即著手保護性維修。1972年因白蟻蛀蝕重建,下部改為混合結構,樓上除更動券棚外,磚木結構未變動,1983年重新翻蓋屋面。今樓上中堂北壁掛有明太祖朱元璋畫像,南端掛有徐達畫像,正門與中堂問朱元璋徐達對弈處有模擬對奕局、古紅木家具擺設及范曾1980年繪《對奕圖》。勝棋樓匾額為清代狀元梅啟照書。木刻楹聯為長沙張兆鹿偉堂光緒癸未年題:“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煙雨,王侯事業都如一局棋枰。”樓前東首立陳慎之1982年楷書石刻簡介。1982年,勝棋樓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蘇合廂
位于郁金堂正南,并以四合院相連接,建筑面積111.10平方米,磚木結構,1959年改建。四合院內墻上多石刻碑銘。通水院門額由錢松吊1981年隸書“到此莫愁”。蘇合廂懸掛陳祖庥1914年木刻楹聯:“賢王湯沐曠代猶存莫談桑海興亡且安排清簟蹄篆藉一局圍棋賭勝,江表風流于今未泯依舊湖山整理更收拾王代梁畫棟待雙棲燕子歸來”。
待渡亭
居光華亭西側,1959年建,古典建筑形式,磚木結構,建筑面積38.08平方米。設渡湖心亭游船碼頭。待渡亭附建走廊面積54.6平方米,混合結構。至老后門沿湖畔有長500米、寬2米道板路。
水榭
位于水院西百米處水榭池西畔,又名荷花池水榭。座西向東,后依翠竹,北有湖石疊山,朱漆彩畫,磚木結構,共3間,建筑面積115.57平方米,水面平臺100平方米。有雨花石拼鋪路54米至干道。六角亭居水榭池之東,1973年由建鄴會堂前遷至此,古典建筑形式,檐口下為混合結構,檐口上為磚木結構。
抱月樓
位于大湖西南岸,1960年始建。1966年由市政府東大門移此石獅一對。1983年參照原設計圖建成,因其部分建筑物件由二郎廟拆遷而來,為此始稱二郎廟,按用途曾稱大舞臺、茶座。是一座二層混合結構的古典建筑,有一亭、一臺、二角亭,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石須彌座上鑲嵌著200余塊刻有水滸、三國故事之青石浮雕,倒覆蓮花瓣。抱月樓北側有三面臨水方圓600平方米之水上平臺,南側臨坡為古典舞臺,“抱月樓”匾額由書法家蕭嫻1981年題寫。有塊石拼鋪路70米至干道。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