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當地人都知道這是一條美食街,這條美食街非常的古老,而且燒烤攤比較多,這條街被熏得有些黑黑的,但是充滿了人間煙火氣,許多人來都是為了嘗嘗這條著名美食街的小吃、海鮮或者是燒烤,總之價格也不算太貴,但也要貨比三家。
劈柴院,據說是德國占領青島時修江寧路,建了幾個大院,然后慢慢發展成吃喝玩樂一條龍,形成了青島最早的美食中心。來青島玩,住劈柴院或許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便利的。首先,與天主教堂相鄰,也就是說在酒店里休息,隨時可以起身去教堂附近逛一逛,當然不要穿著拖鞋就去了。然后,從這里步行十分鐘就到海邊,解決了交通問題。最后,這里本身美食扎堆的屬性,選擇住這里,對于吃貨來說幾乎是無法抗拒的。
劈柴院入口也有漂亮的門樓,像上海的石庫門弄堂門口一樣。不過現在已經被濃濃的煙火氣熏陶得容顏更加滄桑。所以,如果把這里想象得太好,可能比較難找到入口。
我住的是一個民宿風格的酒店街里客棧,主打的是文藝風,但內部還是有點差強人意。看得出來畫風想偏復古,但失敗了,而且一點也不文藝,大紅燈籠掛的有點像財主家的老宅。房間比較小,衛生一般,窗外樓下就是小吃街,每天推開窗就是一個燒烤味和海鮮味的世界。唯一的優勢就是,在鬧哄哄的劈柴院里,它靜立在一角,比起院里其他的客棧,清靜多了。
劈柴院面積不大,卻裝得下整個 青島 的美食。海鮮大排檔,水餃面食,燒烤,還有很多民間手藝小吃。隨便列舉一些:臭豆腐,烤魷魚,烤肉串,烤茄子,烤金針菇,炸香蕉,鍋貼,生煎,豆花,豆腐腦,老酸奶,小糖人,糖葫蘆,麥芽糖…
相比之下, 青島 水餃卻沒有一般的水餃好吃了。尤其是在我最愛的肉夾饃和大鍋炒雞的連續轟炸下。濃稠的湯汁,配上幾塊脆鍋盔,人間美味!這時候,誰還記得 青島 水餃,連晚上大排檔的海鮮都顯得極其單薄!
不過呆幾天就發現,劈柴院里面成型的小餐館雖然也很多,賣的東西都差不多。而且一樣的菜品,定價還可能不一樣。嘗試了好幾家,沒發現食材不新鮮的問題,但是有些定價是挺坑的,總體來講這里消費不算很貴,所以也不用太擔心遇到一只大蝦35塊錢那種事。一點虧都不想吃的話,就是看看點評再慎重選擇,或者看哪家人多進哪家,這個方法百試不厭,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就先介紹到這里吧,來青島的朋友,這里是逛夜市的不二之選,吃小吃一條街就來這里感受一下青島的煙火氣息。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