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很慢,梅州不愿與生活競走,這里是客家文化的聚集地,客家文化在這里傳承,源遠流長,來梅州不是虛度光陰,是好好的休息。快來梅州感受這一慢生活吧。
梅州客天下景區

梅州客天下,是梅州客家文化的縮影,是客家民俗的完美呈現。對于非客家人而言,它是一本“客家文化”快速入門的教科書。客天下的口號“梅州客天下,喜迎天下客”,寥寥數語,已能帶給人暖意。
梅州“客天下”主要由“十大文化工程”和“五大景區”組成。在客天下,可游覽客家鼎、客家賦、百米大型客家遷徙圖等充滿文化韻味的工程,走進客家文化的前世今生,領略客家文化的魅力;郊野森林公園,古樹參天,天然生成,豐富的原生態植被自下而上錯落有致的分布,國家保護級的珍貴樹木枝繁葉茂,遮天蔽日,釋放出大量負離子和鮮氧,使這里成為天然的大氧吧。
五指石風景名勝區

五指石風景名勝區位于粵、贛、閩三省交界的平遠縣差干鎮內,由寶鼎石(拇指)、羅漢石(食指)、天竺石(中指)、降龍石(無名指)和寶蓋石(末指)組成,其形似伸展的五指,拔地而起,直刺云天,故名“五指石”。
中國客家博物館

中國客家博物館,是一間集收藏、研究、展示客家歷史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其外觀為圓形客家土樓造型,氣勢宏偉。博物館由主館客家博物館和分館黃遵憲紀念館、梅州大學校長館、梅州將軍館、梅州市華僑博物館、客家匾額館、梅州名人廉吏館、展覽中心以及《客家文博》雜志社等組成。
橋溪古韻

在梅州,有一條迷人的古村落,極具隱世氣質,為清時期興建的16座客家傳統民居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走進景區,一湖幽幽碧水映襯著茂密植被,聽著水聲,沿路而入,只見群山簇擁中的村莊若隱若現,幽靜與古樸撲面而來。
梅州雁南飛茶田景區

雁南飛茶田景區,融旅游觀光、茶葉種植和休閑度假于一體,是都市人的心靈棲息之所。選一空閑時間,離開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都市,回歸自然,感受雁南飛帶來的舒適休閑生活。
走進雁南飛,身處山野,呼吸帶著草木香氣的清新空氣,平日因繁忙工作積壓的疲勞感瞬間消失。
靈光寺

在“粵東三勝”之陰那山麓上,千年古剎靈光寺依山而建。 寺廟原名圣壽寺,相傳為唐代由得道高僧慚愧祖師創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廣東監察御史梅鼎捐錢擴建,易名為“靈光寺”,并親書“靈光寺”三字嵌刻在山門殿的門額上。靈光寺1000多年來香火不斷卻保持著清幽氣質,是真正的“佛門清凈之地”。
葉劍英紀念園/葉劍英故居

1897年4月28日,葉劍英誕生于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虎形村,并在此度過童年。葉劍英故居為泥磚砌筑的農舍,屬粵東地區客家圍屋。整座圍屋共有15間房屋,其中4間為葉帥家所有,左側后角兩間分別是葉劍英少年時的臥房和書房。院內整潔清靜,遠處青山含黛,四野田園青翠,環境優美。
泰安樓

泰安樓建于清高宗乾隆二十八年(公元 1764年),距今已有二百五十多年的歷史,是國內極為少見的石方樓。三層的方形樓房把主體平房環抱在中間,形成樓中有屋、屋外有樓的格局,被稱為客家的水立方。樓里布置了多個展區,整座建筑較為集中地展現了大埔的客家文化和人情風貌,被認為是研究中國古代民居建筑和客家歷史文化及民俗風情的“歷史人文博物館”。
松口古鎮

松口古鎮地處梅縣區東北部,在梅江下游,閩粵贛三省的交界處,是個依山傍水的小盆地。古鎮有著上千年歷史,是古時嶺南四大古鎮之一,享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山歌之鄉的美譽。
花萼樓

梅州有兩個著名的土樓式建筑,一個叫花萼,一個叫泰安。花萼樓建于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近四百多年歷史。花萼樓被稱為“廣東客家第一圓樓”,占地面積為2300平方米,是目前廣東土圍樓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是世界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觀。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