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位于山西,是山西地級市,臨汾歷史悠久,是華夏民族重要的文明搖籃,有著“華夏第一都”的美譽,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臨汾有什么景點好玩,快來一起看看吧。
關于臨汾
臨汾,歷史悠久,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和黃河文明的搖籃,有“華夏第一都”之稱。據史籍記載,約4500年前,堯“封于唐”,“游于陶”,又稱陶唐氏,“堯治平陽,統天下四方”。
個人推薦游覽臨汾和洪洞兩地,兩地距離較近,交通方便,但景區分布比較散,有一部分比較偏僻。
外部交通:到臨汾和洪洞最方便的就是高鐵,高鐵站分別是臨汾西和洪洞西。鐵路線為太原——西安一線。
市內交通:臨汾和洪洞公交車都比較方便大部分景區公交車都能直達。另外臨汾公交也可以使用支付寶。

廣勝寺
廣勝寺,位于洪洞縣東北17公里霍山腳下廣勝寺鎮。洪洞縣城內有21路22路公交車直達。由洪洞縣城坐公交車到廣勝寺約一個小時。
廣勝寺景區由五部分組成,分別為霍山上的廣勝寺上寺、霍山下的廣勝寺下寺、水神廟、霍泉、分水亭。
廣勝寺,始建于東漢年間,宋、金時期,廣勝寺被兵火焚毀,隨之重建。元代地震,寺廟建筑全部震毀,繼而再次重建?,F廣勝寺除上寺飛虹塔及大雄寶殿明代重建外,其余均為元代建筑。其飛虹塔、《趙城金藏》、水神廟元代壁畫,并稱為“廣勝三絕”,著名于世。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位于洪洞縣城內,多路公交車可達。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是全國以“尋根”和“祭祖”為主題的唯一民祭圣地。景區分為“移民古跡區”、“祭祖活動區”、“民俗游覽區”和“汾河生態區”四大主題區域,另外還會分時段有實景演出。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名氣比較大,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比較崇高。但單純游玩的話就看點而言并不多。整個景區為現代原址復建,古跡層面只有金代的石經幢,展覽的千年槐根和二、三代大槐樹。
其實整個游覽園區想要傳遞給我們的的重點是在于精神層面,這中精神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對家鄉的依戀和對鄉土的那份精神寄托,這就是中國最根深蒂固的“家”和“根”精神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堯陵
華門西側出入口到堯陵的景交,筆者去時為談季時游覽,幾經等待未果,未見有景交。發車時間不確定,車次亦不確定有無。官方宣傳為每天三個班次。
7路車終點站,東王,有到岳壁村的小巴,岳壁村距堯陵約2-3公里。
7路車終點站,東王,坐當地老鄉的出租車往返約80-120元。
開放時間:夏季:9:00—18:30 冬季:9:30—18:00
堯陵,位于大陽鎮北郊村澇河北岸,距臨汾市區約35公里。堯陵坐北朝南,周土崖環峙,河水經陵前南泄,陵高50米,環周300米,
堯陵,現主要由國祖殿區和堯帝陵區組成。國祖殿為近年新修博物館性質的祭殿。
堯陵,世稱“神林”,始建年代不詳,有史可考的為唐、宋、元、明、清歷代均有多次修葺。2007年又對堯陵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修葺,為明代風格,清代建筑風格。
堯陵現有赤龍壁、牌樓、唐堯橋、墓表、山門、戲臺、看樓、牌坊、獻殿、碑亭、碑廊、陵寢、雍熙堂、鼓樓、丹朱祠、娥英祠、昭明堂、鐘樓等景觀。陵前祠內立有元代以來碑碣十余通。

堯廟
堯廟,始建于西晉,唐代遷于現址。為中國專門紀念堯、舜、禹三位先祖的國祖廟,俗稱三圣廟。其中廣運殿是供奉堯王的主殿,殿高27米,四周的長廊內有42根石柱,柱上雕龍刻云,工藝不俗。
主要景觀有:廣運殿、虞舜殿、大禹殿、寢宮、堯典壁廊、堯字壁廊、祭祖堂、儀門、鐘樓、鼓樓、堯井等。

女媧陵、女媧廟、補天寺
位于山西洪洞縣趙城鎮侯村。
女媧陵,又稱“女媧皇陵”、“媧皇陵”,陵寢建于2000至3000年前,其中包括高四五米、周長達四五十米的正陵與副陵,占地面積約36000平方米。唐初,奉敇在原廟基礎上以“國廟”的規格重修,其規模甚至超越黃帝陵的一倍多,達到1.26倍。唐以后歷代屢有修葺。陵區內現存宋開寶六年(973年)和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巨碑兩通,三千年以上古柏三株,“補天石”一塊,以及明清時期石碑三十多通。為唐、宋以來皇帝祭祀女媧的唯一國廟。
現女媧陵原有建筑已不存。多年來,由于社會和歷史的原因,洪洞縣趙城侯村的“女媧皇陵”已被破壞得面目全非。主建筑在解放戰爭時期被拆,其余建筑又在80年代初被拆毀。到后來,女媧正陵、副陵的墳冢只剩下半個,并被民居包圍,而當年曾顯赫一時的國家級廟宇——“媧皇廟”則被侯村學校長期占用。

大中樓
大中樓,俗稱鼓樓,始建于北魏年間,金代改建為鐘樓,至今樓上仍懸有金代的萬斤洪鐘。元、明時歷經兩次重建,清代及民國時又經多次重修,至解放戰爭時期只空余四方門洞?,F風貌為1984年依照明代大中樓風格重修?,F建筑規制為二層三檐四滴水,十字歇山頂,木構巨制,總高43.75米,雄偉壯觀。位于臨汾市中心,為臨汾的代表性地標。

大云寺(鐵佛寺)
大云寺,俗稱鐵佛寺,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清康熙年間。寺院坐東朝西,三進院落,主要建筑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金頂寶塔、藏經樓等。
金頂寶塔,為四面方形,塔高39.5米,系寺內建筑之精華。塔第一層中空,內置高6米,直徑5米,重約15余噸的鐵鑄佛頭,造型豐滿,眉目端莊,當系唐代原作,為全國最大的鐵佛頭。

華門
華門,又稱天下第一門,為一座華夏文明紀念碑,建于2002年。華門由基座、主門及門樓三部分構成,總高50米,長80米,寬40米。

玉峰山
道教七十二福地之第五十六福地—玉峰山【清代版本】
現玉峰山只是洪洞縣城內一個不明顯的小坡,已經淹沒在城市之中,無跡可尋。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