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起澳大利亞便是遭受了極大程度的損傷,從最初肆虐的山火,生態環境的破壞,物種的瀕危,到后來好不容易迎來了大雨緩和災情卻在短短幾天之內又特大冰雹和沙塵暴,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澳大利亞沙塵暴能旅游嗎
澳大利亞最近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有些地區受災嚴重,想要旅游的話需要甄選地點。
據CNN報道,沙塵暴首先襲擊了該州中部的納羅曼鎮,然后東移至達博鎮,然后向南移至帕克斯鎮。沙塵暴迅速移動,在幾分鐘之內吞沒了社區,遮天蔽日。大規模沙塵暴還襲擊了新南威爾士州西部的多個內陸城鎮。沙塵遮天蔽日,當地民眾說,夜晚還沒降臨,整座城鎮便陷入黑暗之中。
杜波鎮(Dubbo)居民赫爾(Ashleigh Hull)表示,“我們早已習慣在大規模沙塵暴來臨前,趕緊收衣服、關空調、緊閉門窗。”但她說,這一次的沙塵暴比以往的“更壯觀”。
她還表示,“這簡直就像一部描述世界末日的電影,沙塵如巨大波浪向我們襲來,令人印象相當深刻,但我只希望它帶來大雨,而非灰塵。”
冰雹襲擊
據報道,當地時間19日晚上,大規模冰雹襲擊了澳南部城市墨爾本,林火肆虐的維多利亞州部分地區也降下傾盆大雨,為新一波極端天氣拉響了警報。
該國首都堪培拉也沒能幸免,冰雹及風暴致許多樹枝被折斷。
當地緊急事務處理部門警告當地民眾,“將車移至有遮蔽物的地方,并遠離樹木和電線”。
澳大利亞氣象局也提醒新南威爾士州東南部居民做好防災準備。氣象局說,“強烈雷暴可能帶來破壞性強風、巨大冰雹和豪雨,警戒地區接下來數小時恐發生巨大洪災。”
沙塵暴是怎么形成的
沙塵暴是指強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很混濁,水平能見度小于1km的天氣現象。這是科學上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大風把塵土吹起來,視線受到干擾。按照科學解釋:有利的沙、塵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氣不穩定條件是沙塵暴或強沙塵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北方的風一般比較大,風大了就會為沙塵提供“飛起來”的動力。
而沙塵暴的基礎是沙塵和微顆粒。土壤、黃砂主要成分是硅酸鹽,當干旱少雨且氣溫變暖時,硅酸鹽表面的硅酸失去水分。失去水分后都帶有負電荷,從而相互排斥,無法聚集。有了風就形成了揚沙。總結來說,要想形成沙塵暴,就得滿足一些條件:能夠被大風吹起的沙、有利的風、不穩定的空氣條件。就是這些因素碰到一起導致沙塵暴的產生。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