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機場相信大家最經常去的應該是上海浦東機場,跟虹橋機場。上海是否就有那么兩座機場呢?其實估計不知道在上海還有幾座軍用機場,當然不止有這兩座。
在魔都歷史上前后擁有過六座機場,按建成時間排序分別是龍華機場(1917)、虹橋機場(1921)、丁家橋機場(1938)、大場機場(1938)、江灣機場(1939)、浦東機場(1999)。
丁家橋、大場和江灣這三座是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日軍占領上海后強行征地建設的軍用機場,在抗戰勝利后也一直歸屬軍方。1978年,為修建寶鋼,丁家橋機場被拆除。1994年,江灣機場也正式停飛,后被改建為新江灣城和復旦大學江灣校區。大場機場,目前是由解放軍海軍航空兵和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共同使用。雖然多年來屢有搬遷傳聞,但也一直被辟謠。兩代國產大飛機——運10和C919都和它有不解之緣,而且運10和ARJ21(國產支線客機)都是在這里進行了首飛。
不過,上述三座畢竟是軍用機場,普通市民對它們并不熟悉。
1、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位于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距上海市中心約30公里,為4F級民用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復合樞紐之一,長三角地區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群成員,華東機場群成員,華東區域第一大樞紐機場、門戶機場。
2、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位于中國上海市長寧區,距市中心13千米,為4E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復合樞紐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和國際航班備降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始建于1921年,于1950年重建;1971年由軍民合用改為民航專用;2010年啟用2號航站樓及第二跑道。
上海第三機場
上海“第三機場”選址
基本確定在海門四甲及周圍鄉鎮
上海的南北兩個方向,已經被近日發布的長三角一體化規劃綱要完全點燃。上海的北大門和南大門,已經向南通與嘉興正式開啟。上海“第三機場”一錘定音,正式的表述如下:規劃建設南通新機場,成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中國話都需要翻譯,我嘗試翻譯下這段話:南通將有一個新機場,這個機場很大,不僅僅為南通人民提供服務,而是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一部分,它的地方在南通,頭銜卻是上海航空樞紐,上海航空樞紐目前有兩個主力機場,浦東國際機場、虹橋國際機場,你說它是不是上海“第三機場”?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