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是一處擁有非常高人氣的江南城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備受游客的青睞,大家在這里可以感悟人生的繁華和落寞,因為此處可以改變游客的情緒和心境,讓你內心五味雜陳,下面給大家分享詳細的介紹。
紹興必去的景點就是魯迅故居,地處浙江省紹興市內東昌坊口新臺門內,祖居約建于1810~1813年,原為魯迅家早年的住處。
故居原為兩進,前面一進已非原貌,周家的三間平房已被拆除。后面一進是五間二層樓房,東首樓下小堂前,是吃飯、會客之處,后半間是魯迅母親的房間,西首樓下前半間是魯迅祖母的臥室。
西次間是魯迅誕生的房間,樓后隔一天井,是灶間和堆放雜物的三間平房。這里是魯迅出生的地方,一直生活到18歲去外地讀書,以后回故鄉任教也基本上住在這里。

幾乎每個游客都會在這塊牌坊下拍照留念,我幾年前去的時候人很多,現在依然人山人海。

現在的魯迅故里已經成為一條獨具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成為一個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物,感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
魯迅祖居——周家老臺門,居它坐北朝南,前臨東昌坊口,后通咸歡河,西接戴家臺門,與三味書屋隔河相望。老臺門占地 3087平方米,青瓦粉墻,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其主體建筑共分四進,第一進俗稱“臺門斗”,儀門上方懸掛著一塊藍底金字的“翰林”匾。魯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間被欽點為翰林,這對周家來說是莫大的榮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個臺門的儀門上都掛上了翰林匾,它仿佛是三張巨大的名片,展示著主人的身份。匾額的兩旁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撫浙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節制水陸各鎮兼管兩浙鹽政楊昌浚為”和“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
第二進為廳堂,俗稱“大堂前”,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動場所,以作喜慶、祝福和宴會賓客之用。廳堂正上方高懸一塊大匾“德壽堂”,兩旁柱子上有一副紅底黑字的楹聯:品節詳明,德性堅定;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第三進是香火堂前,是作祭祀祖宗和處理喪事的地方。儒家以孝為本,逢年過節堂上懸掛列祖列宗的祖像、安放牌位,設五事(火燭 .香爐之類),置祭品,五代以內的周家老少必進香磕頭,行大禮、盡孝道。
第四進為樓房,亦稱座樓,為居住之用。第一進至第四進的左右,均建有對稱的側廂、樓房,房與屋之間都有廊屋貫通,以避日曬雨淋。兩側天井點綴若干假山、石池等小景,雅而不俗。整座周家老臺門布局周密、嚴謹,極富紹興地方特色,遠遠望去,白墻烏瓦,黑白分明,富有韻味。


走到了百草園,但是已經忘記了,曾經這篇需要背誦的段落了。給童年的魯迅帶來無數樂趣的一方天地,盡然如此平凡。然而,從前的人,也許眼界不大,見識也不深,可是對于小小的事物常常能有自己的一番體悟,相反在今日,我們能憑著便捷的交通,往返萬里,通過傳媒技術,自覺或不自覺地吸納很多信息,但是,我們的感受,卻遠遠不如從前的人了……

再次切身感受魯迅筆下原汁原味的種種,對魯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又增添幾分...

tips:
游覽魯迅故居不需門票,在入口處直接刷身份證即可進入。
交通:乘2、4、5、11或12路公交車前往魯迅故里。
景區內還可以乘坐紹興特有的烏篷船游覽各個景點。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