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療旅游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在旅行的過程中還進行一些醫療保健等養生項目,達到更加舒適的體驗過程。那么醫療旅游究竟是 一個怎樣的概念呢,包含哪些項目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醫療旅游
早在 80 年代,歐美國家已有類似旅游、醫療兼容的旅程;可是范疇僅涉及整容及器官切換手術等,一般人對「醫療旅游」的概念仍相當模糊。直至 1997 年,以旅游為主、醫療為副的旅游產品花樣百出,世界旅游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為此立下較「明確」的定義:旅游中包含有醫療護理、疾病與健康、康復與休養等 3 大元素,即可稱之為醫療旅游。
在實際運作中,東、西方的「演繹」也各有千秋。歐美國家較重視治療,推出整形、較復雜的器官手術,甚至心理修復療程。至于亞太國家,同樣有整形及器官手術,但近年更注重身體檢查及保健項目,強調養生調理;由于醫療療程僅占旅程的 1一天半天,多屬自由行,收費低廉,自然吸納一批來自重視生活素質的高消費國家國民。
醫療旅游的特點
九成國外醫療旅游是以醫療服務、疾病護理、疾病健康管理、康復養生與健康休養為主題,以旅游為載體的新興旅游產業,也是世界旅游產業近年來增長最快的細分產業領域。根據全球水療與健康峰會與國際著名斯坦福研究機構(sri)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度全球醫療旅游產業規模約為4386億美元,約占全球旅游產業經濟總體規模的14%。
作為新興旅游業態,醫療旅游早已為國人接受。去韓國做整形美容、到日本做癌癥早期篩查、抗衰老去瑞士打羊胎素針等旅游產品已成為許多旅行社國外旅游主推項目。華東地區一家經營國外醫療旅游產品的旅行社營銷部經理周曄說,抗衰老、防癌體檢和整形美容是出境游游客咨詢最多的項目。
全球醫療旅游的游客數量已從2006年的2000萬人次增長至2012年的4000萬人次。越來越多的國家把醫療旅游作為高產出的旅游項目進行扶持。在亞洲,醫療旅游成為成長最快的行業之一,包括印度、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和臺灣地區等地相關產業發展位居世界前列。
但是,當前,中國的國際醫療旅游產業依然處于“零起點”階段,相關政府部門以及醫療機構已開始聯合探求國際醫療旅游產業發展的可推廣模式。而且,中國醫療旅游客戶90%以上以出境為主,中國入境醫療旅游產業尚處于早期萌芽階段。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旅游游客輸出國,但在入境醫療旅游產業規模方面,明顯落后于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亞洲鄰國。
國內醫療旅游的不足
目前國內醫學中心或醫療旅游園區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國內醫療旅游發展仍需突破人才培養、政策限制等瓶頸。缺少從事高端醫療服務的醫療人才是國內醫療旅游發展面臨的一大瓶頸。我國相當一部分醫生的教育水平不高,國內對于推進醫生多點執業政策細節尚不明朗,使得名優醫師多點執業難以實現,限制了優秀醫療人才的有效利用。此外,一些醫療旅游游客偏好“洋大夫”,對國內開展美容整形、癌癥早期篩查等醫療項目的醫療機構不放心。
溫馨提示
1. 先了解清楚產品內容及衡量風險,包括你對該國醫療的信任程度、與當地醫護人士的溝通能力。
2. 需要向保險公司查詢,你所購買的人壽或旅游保險是否包括國外醫療的部分及細項。
3. 如有長期病或特殊敏感癥狀,先告知當地醫護人士,研究你是否適合相應的療程;建議病歷隨身,或決定前與家庭醫生商量。
4. 若回國后有不良效果,要跟進也不容易;做手術是醫療旅游要慎重考慮的項目。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