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岡紅安程家廈屋砦堡是一個極具歷史氣息的好地方,這里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動植物多樣性發(fā)展非常完美,還有諸多美食,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下面給大家分享湖北黃岡紅安程家廈屋砦堡歷史介紹。
黃安是今湖北省黃岡紅安縣的舊稱。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由麻城、黃岡、黃陂三縣析置黃安縣。
1952年9月,為了表彰黃安人民革命斗爭業(yè)績,湖北省政府報請中南軍政委員會轉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核準,將黃安縣正式改名為紅安縣.

明朝大思想家李贄,他受耿定向邀請來黃安教化黃安子弟。與耿定向弟弟耿定理、黃安文人吳心學在黃安的五云山、似馬山、天臺山等處建立書院。
一時間黃(紅)安從南到北,書院遍布,學風猶勝,留下了“唯楚有才,楚亦在黃(安)”的美名。

但是200年前,這個新生的縣邑走的并不順利,天災人禍頻繁。而且時刻還得面對著外來的戰(zhàn)爭。
從明末到清末,幾乎每一次的農民起義、軍閥混戰(zhàn)都會波及到這個歷史并不久遠的縣,老百姓以姓氏為單位建設起堡壘與城墻,每遇戰(zhàn)亂便躲進堡壘和城墻里抵御外敵。

正如縣志所載:粵匪方靖豫捻復興邑民各依村山筑建砦堡保衛(wèi)身家。
砦堡:用於防御的軍事建筑物。 明王瓊《雙溪雜記》:“﹝番兵﹞攻破砦堡,殺掠人民甚慘。”。
古黃安(今湖北黃岡紅安縣)縣志中有專篇記錄。根據記載:湖北黃岡紅安縣(原黃安)共有砦堡約84處。
這是當時官方統計之數據。即:按安邑自捻匪肆害鄉(xiāng)民所筑砦堡甚夥茲據已報著算入。

時至今日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縣志中所記錄砦堡大多數已被損毀無跡可尋。但是紅安縣南永佳河鎮(zhèn)椿樹店村廈屋塆的砦堡仍有相當部分存留。
程家廈屋砦堡在原《黃安縣志》中曾有記載。程家廈屋族譜中也有完整的記錄。程家廈屋砦堡有東南西北四門,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砦堡北大門還能栓能鎖。

程姓族譜砦堡記載
程家廈屋砦堡在縣志記載中稱為“蓮花山砦堡”。由監(jiān)生程楚璜,職員程兆祺,貢生程立璋及程姓五村與近鄰仝建。
程氏族譜中記載:步先公,字楚璜。出生于嘉慶丁卯年九月,光緒甲申年七月去世。仿堅壁清野之法筑砦堡,共推為堡長,避難者數萬。
程公立紀,字兆祺,號鼎臣,道光乙已年出生。程公立璋(族譜載立章),子文卿,貢生。道光癸已年九月出生,宣統元年十二月去世。

這是程家廈屋塆中存留的砦堡部分遺址。蓮花山砦堡在程家廈屋被稱為“城墻”。

這是位于程家廈屋塆南面偏東方向存留的砦堡遺址。盡管被草木遮蓋,砦堡遺跡依然清晰可見。
據村中人講述:砦堡石料被村民拆毀另作他用,但是砦堡基石依然存在被深埋在土中。

這是位于程家廈屋塆南面偏西方向存留的砦堡遺址。依然可以看出當年砦堡的氣勢。

這是位于程家廈屋塆中偏西方向存留的砦堡遺址。

包括程氏在外生活的族人在內,經常還有慕名而來的人到程家廈屋塆探尋昔日砦堡(城墻)遺址。

由于程家夏屋塆中建筑都是明清風格,至今沒有現代高層樓房,依舊保留了原始原貌。
吸引了大量的攝制組來此取景拍攝。全國熱播的電視連續(xù)劇《鐵血紅安》中有不少場景就是在程家夏屋塆中拍攝完成。

程家廈屋塆還有一人也為古黃安砦堡做出了貢獻。古黃安縣志中所載:卓旺山砦堡,知縣程常久倡建。程公常久,名立綱,號正三 ,歷任安徽石隸青陽太平等縣知縣。
同治初年因地方不靖,倡建卓旺山砦堡曾經庇佑數萬周邊民眾。修建程家廈屋砦堡時,“又出重貨”為本村修砦。

砦堡作為明清時期普通民眾躲避戰(zhàn)亂自保身家的一種方式,已經在歲月長河中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當今社會當然也不需要砦堡來護佑一方。但如有可能,程家廈屋砦堡能夠恢復原址原貌,讓它成為歷史的見證,成為記得住的鄉(xiāng)愁,同樣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圖說身邊趣事,說你說我說生活!程峰哥,七零后天蝎,喜歡戶外/攝影。致力于原生態(tài)原產地原味道的傳統發(fā)掘。
-
鄭州中國綠化博覽園
鄭州·中國綠化博
2092 03-14 -
南通洲際綠博園
南通綠博園比較適
2534 03-14 -
天府花溪谷
這處天府花溪谷景
998 03-14 -
沙河市桃花源風景區(qū)
沙河市桃花源風景
246 03-13 -
神鹿峰旅游度假區(qū)
神鹿峰旅游度假區(qū)
1521 03-13 -
鏡泊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黑龍江鏡泊湖風景
1314 03-13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