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外地區疫情迎來第二波,在疫情尚未完全結束以前,外交部提醒大家中國公民盡量避免跨境旅行,以保障疫情能夠受到最大程度的控制,不會因為更多的人員流動導致疫情擴散。那么疫情發展到今天跨境旅游機究竟什么時候能恢復呢。
盡量避免跨境旅行
近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彈明顯,多國宣布進入“第二波”疫情并收緊防疫措施,中國公民海外出行面臨更大健康和安全風險。
外交部26日再次發布鄭重提醒,中國公民要密切關注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發布的安全提醒和海外疫情信息,充分評估當前國際旅行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滯留國外、隔離期長等嚴重風險,堅持“非必要,不旅行”原則,在國內的盡量避免出國旅行,在國外的盡量避免長途跨境旅行,并做好疫情防控。
跨境旅行什么時候可以恢復
旅游業是基于人員流動的行業,在疫情之后,流動性遭遇凍結,是各行各業中受疫情影響最為顯著的行業之一。同時,旅游業的關聯性很強,從各國的情況來看,影響已經從起初的服務業逐漸延伸到了制造業,所以各國政府都在采取對策,力圖避免經濟上的“傳染病”。
市場能否恢復,除了政府政策的推動外,和游客的出行愿望很有關系。“市場恢復的前提,是出行信心的恢復,消費者敢于出行,這也是國內旅游恢復比較好的原因。”而對于出境游,信心的恢復將更加漫長,如今泰國只是從封閉變為打開國門,成效如何還有待觀察,短期內并不會太樂觀。
根據世界旅游組織(UNWTO)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今年全球游客抵達人數將減少80%,收入損失高達1.2萬億美元。東南亞旅游業是僅次于東北亞地區的全球第二大受影響地區。
旅游業是東南亞國家的重要經濟支柱。據世界旅游組織2018年公布的數據,旅游業在泰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所占的比重超過了19%。泰國官方估計今年與旅游業相關的損失或超過百億美元。
世界旅游組織預計,各國國內旅游需求復蘇將快于國際旅游,旅游業主要的復蘇進程需等到2021年。而據經濟學人智庫調查報告顯示,國際出境旅游人數才會回升到疫情之前的水平,需要等到2023年。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