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現在武漢人民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能夠為大家提供非常方便的出行條件,目前武漢的地鐵網絡仍在擴建之中。目前關于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工程的建設已經接近尾聲,那么什么時候將會開通運行呢。
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什么時候開通
8號線二期全線完成土建施工,所有車站主體結構完工,四個特色藝術站之一的湖北省博物館湖北日報站建成。
武漢地鐵8號線共有3期工程,二期工程全長17.6 公里,呈南北走向,線路起于一期工程終點梨園站,經東湖路、水果湖路、八一路、珞獅北路、書城路、野芷湖西路至野芷湖,設站12座,均為地下線。
● 2017年12月26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金潭路站至梨園站)
● 2019年11月6日開通運營三期工程(野芷湖站至軍運村站)
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工程介紹
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工程起于一期終點梨園站,經東湖路、水果湖路、珞獅北路至野芷湖,全長17.6公里,設站12座,包含3座換乘站。貫穿高校、風景區、文化場所,串聯起已建成的8號線一期和三期工程,打造一條橫貫江南江北的主干交通大動脈。目前8號線二期12座站點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全線路實現洞通、軌通、電通,部分站點附屬工程建設和裝修進入最后的收尾階段。
武漢地鐵8號線介紹
地鐵 8 號線是武漢市第三條穿越長江的地鐵線路,也是武漢市第一條通過BT模式建設的地鐵。作為武昌地區的鎮間骨干線路,該工程的建成將有效緩解武昌中心地區的交通擁堵情況。8號線二期工程建成通車后,將與8號線一期工程和8號線三期工程貫通運營,運營里程達到39.2公里。
省博湖北日報站
省博湖北日報站以“楚文漢韻”為設計主題,以編鐘上的楚文為元素,布局整個車站的內部空間,鹿角立鶴、虎座風鳥等楚文化代表藝術品裝點藝術墻,讓乘客更好地感受荊楚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個車站主要有三大特點:第一提取了楚文化的元素符號,以吊頂的形式展現;第二墻面和吊頂采用西班牙米黃石材,顯得整個車站特別大氣磅礴;第三藝術墻展現整個省博的兵器、禮器和樂器具體的形象。
省博湖北日報站共有4個出入口、2組風亭、1個公共區緊急疏散口、1個設備區緊急疏散口。在施工過程中,車站首次采用裝配式鋼結構圍擋,保障附近交通通暢、工程順利進行。
省博湖北日報站毗鄰湖北日報社、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美術館等重要社會場所,文明施工壓力大、施工場地狹小,為確保文明施工高標準,車站施工時采用鋼結構裝配式圍擋,在每個圍擋上面都裝有噴淋,有效防止了揚塵,為確保東湖路主干道的順利通行,總共進行四期交通疏解。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