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何園在清明節期間會舉辦一些活動,大家剛好也可以趁著清明節這個假期去何園游覽一番。何園的景點是真的多,很多比較有特色的景區都值得大家打卡參觀,一起了解一下吧。

清明節活動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于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何園景區突出紅色文化舉辦“我們的節日——踏春清明,追尋紅色印記”清明節主題活動。
活動時間:2020年4月4日
活動地點:何園東門、牡丹廳
活動主題:踏春清明,追尋紅色印記
1、清明思親插柳
地點:何園東門,時間:4月4日上午9點
清明節何園將準備數萬條柳枝等著您和您的家人、伙伴們一起來戴柳。
2、追尋紅色印記
地點:何園牡丹廳,時間:4月4日10點
清明假期當天,何園將舉辦“清明踏青,追尋紅色印記”活動,活動將在牡丹廳播放老紅軍長征紀錄片,讓游客朋友們、何園小翰林、何家千金更深入的了解中國抗戰歷史。讓我們在享受現在幸福生活的同時,不能忘記革命戰士和前輩們的艱苦奮斗,更要傳承這份深厚的革命精神。
3、百花齊放于寄嘯
春光明媚的四月,何園里鮮花盛開。白如玉的丁香、粉嘟嘟的海棠、紅艷艷的茶花,但最令人期待的還是那嬌艷的牡丹花!這個假期帶著家人和朋友一起來何園欣美景、賞牡丹,留下浪漫、美好的回憶。
4、何園小翰林義務講解
清明節期間,何園小翰林將在何園正門為廣大游客介紹何園,讓游客更多的了解何園。
主要景點
片石山房
與何園緊相毗鄰的是“片石山房”,是明末清初畫壇巨匠石濤疊石的人間孤本。位于片山石房的腹內,藏有一座石屋。片石山房于1989年復修,門楣上的“片石山房”系移用石濤墨跡。
明楠木廳
片石山房東面有一座楠木廳,是何園保存年代最久的一幢建筑,俗稱明楠木廳,到2012年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廳西側有一“不系舟”,坐在舟上可俯視池魚,就像船只從外面航行歸來,寓意著平平穩穩,一帆風順,坐在舟上可俯視魚池。
清楠木廳
玉繡樓前面是一座面積為160平方米的“與歸堂”,是目前揚州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楠木廳,此處為主人會客的地方。楠木廳正廳大門兩側,融合了西方建筑的手法,運用整塊4平方米大、9毫米厚的玻璃,有很好的采光效果。
水中月
水中月是片石山房中假山丘壑處的一道奇觀。白天池水映中有一輪明月,且隨著觀者視角變化有陰晴圓缺之異。原為疊石后的墻上一處孔隙,隨視角不同被疊石遮掩。
何家祠堂
何家祠堂占地面積約三百平方米,位于何園西南側,緊臨何園片石山房,祠堂由東向西形成大小祠堂。祠堂內陳設容像為原祠堂的真跡復制品,展出的是何芷舠及其上五輩人的容像,于2007年4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
騎馬樓
出玉繡樓沿著復道回廊向東入騎馬樓,騎馬樓是何園的客舍,形似馬鞍,分為東、西兩幢樓。東樓亦稱東一樓,往北整齊排列東二樓、東三樓。此三幢樓,皆為兩層,前后相連,上下相通。
玉繡樓
玉繡樓的主題建筑是前后兩座磚木結構二層樓,既采用中國傳統式的串樓理念,又融入西方的建筑手法,如采用法式的百葉門窗、日本式的拉門、法式的壁爐、鐵藝的床等等。
牡丹廳
進入何園的東大門,首先看到的是何園的后花園,整個后花園分東、西兩部分。穿過“寄嘯山莊”的圓洞門,呈現在眼前的是牡丹廳,迎面山墻上嵌有“鳳吹牡丹”的磚雕,牡丹廳因此而得名。
貼壁假山
貼壁假山在船廳后側風火墻上緊貼墻壁堆疊著一組長達六十余米的假山,上有盤山蹬道,下有空谷相遇,水繞山谷,山上有月亭,過月亭可登上復道回廊,形成全園上下立體交通。
船廳
在東園的所有建筑群中,船廳是最精致的,整座廳形似船形,廳周圍以鵝卵石、瓦片鋪成水波紋狀,給人以水居的意境。廳旁抱柱上有對楹聯:“月做主人梅做客,花為四壁船為家”,船廳四周用通透玻璃鑲嵌的花窗。
復道回廊

復道,就是在雙面回廊的中間夾一道墻而形成,起到分流作用。復道的交叉口一邊通向蝴蝶廊,一邊通向讀書樓,讀書樓位于船廳后身西北角。走入西園首先看到的就是貫穿全園的復道回廊,全長1500多米,被譽為中國立交橋的雛形。回廊,揚州人俗稱串樓,分上、下兩層,將東園、西園、住宅院落都串連在一起,廊東南兩面墻上關有什錦洞窗和水磨漏窗。
水心亭
西園以水池居中,池中央便是水心亭,這座水心亭是中國僅有的水中戲亭,專供園主人觀賞戲曲、歌舞和納涼賞景之用。《紅樓夢》、《還珠格格》、《畢升》等一百多部影視劇都曾經在此處取景。
蝴蝶廳
水池的北面是主人用于宴請賓客的宴廳,因廳角昂翹,像振翅欲飛的蝴蝶,故稱蝴蝶廳。廳內木壁上刻著歷代名碑字畫。
賞月樓
從復道曲折南行,就是賞月樓,又稱怡宣樓,園主的母親就在此居住。廊兩旁的鐵欄桿都是當時從國外進口的,均刻有“延年益壽”字樣。
同仁館
同仁館以“同仁”二字命名是為紀念60年前曾在何園創辦的一所學校——同仁中學,同仁館曾是一間教室。這所同仁中學的校史并不長,學生也不算多,但特色鮮明,業績杰出。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