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湖廣會館的游玩面積比較大,值得參觀的景點也比較多,既有廣東、廣西、湖南、湖北以及江南一帶的典型建筑風格,又融匯重慶傳統建筑特色,非常值得游玩。
景區介紹
重慶湖廣會館始建于康熙年間,經乾隆到光緒年間的不斷改建、擴建,始成今日規模,現存建筑系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重建,距今已有300余年歷史,是清代重慶作為繁華商埠的歷史見證,也是清代前期到民國初年重慶的移民文化、商業文化和建筑文化的重要標志。
會館建筑浮雕鏤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題材主要為西游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還有龍鳳等各種動物圖案及各種奇花異草等植物圖案。整個古建筑群雕欄畫棟,雕刻精美,是中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筑藝術的代表。
會館坐落在高差近40米的坡地上,建筑布局因地制宜,分層筑臺、層層跌落,與自然地形充分結合,具有濃厚的山地特色。而且會館建筑大多沿襲明清時期四合院布局,采用不同的屋頂結構:如懸山、卷棚、歇山等形式,既承襲了廣東、廣西、湖南、湖北以及江南一帶的典型建筑風格,又融匯了重慶傳統建筑特色,因時間不同,三大會館建筑風格又各有差異,具有很高的建筑藝術價值。
會館為明、清時“湖廣填四川”大移民潮的產物,具有濃郁的歷史文化底蘊,它是移民歷史見證,其所表現的重慶歷史文化、移民文化、會館文化以及巴渝文化是重慶發展旅游的重要一環,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主要景點
重慶湖廣會館始建于康熙年間(1759年),從乾隆道光緒又不斷進行了擴建、新建和改建,目前看到的會館群多為清道光和光緒年間重建,包括禹王宮、廣東公所、齊安公所和移民博物館,其中最早的建筑距今已有近300年歷史,它們不僅是清代重慶作為繁華商皋的歷史見證,也是清代前期到民國初年重慶的移民文化、商業文化和建筑文化的重要標志。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