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應縣木塔,相信很多朋友應該都有去參觀過吧,畢竟這個木塔確實是非常值得一去。但是來到應縣木塔,怎么可能只參觀游玩這一個地方呢?這周邊還有什么景點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應縣木塔周邊的景點。
1、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全名“佛宮寺釋迦塔”,位于應縣縣城城西北的佛宮寺內。木塔建于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我國現存較古老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筑。如果你是位“古建筑發燒友”,那么應縣木塔是你必須來的地方。
這座八角形的木塔,高約60余米,除了一層的四米高石質臺基外,其余各部分都是由木頭建成,沒有用一根鐵釘和鉚釘,全部采用傳統工藝的榫卯搭建。木塔共五層,各層間夾設暗層,實為九層。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8根。九百多年來,這座木塔經歷了狂風暴雨、大地震和炮火的轟擊,依然屹立不倒。
2、凈土寺
凈土寺,又名北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內東北隅。該寺創建于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
凈土寺主殿大雄寶殿,重建于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深廣各三間,平面略成方形,單檐歇山頂,屋頂平緩,斗拱疏朗,側角升起顯著,雖經歷代修葺,仍保持原貌。殿內有清代壁畫,內容為佛教故事等,構圖和技法具民間傳統畫風。殿內藻井及天官樓閣造型美觀,構思繁復,結構玲瓏。為金代精致的建筑模型和工藝美術品,是研究金代建筑規制和造型的實物資料。
3、應州古城墻遺址
應州古城始建于唐乾符年間唐朝乾符年間(公元874-879年),由大同軍節度使李國昌所筑。傳說李國昌兒子李克住宅旁邊的井里曾飛出過金鳳凰,故命名所筑城池為金鳳城,后稱金城縣。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金城人李嗣源當了皇帝,將金城縣升為應州,下轄金城、渾源、河陰(山陰)三縣,并在應州設置彰國軍節度使。當時,城池規模很大。歷遼、金、元三朝。元末戰亂,應州人民逃亡殆盡。
明洪武八年(1375年),知州陳立誠因城內人口稀少,曠地太多,于是將州城縮小。
此遺址是洪武縮城后應州西城墻遺址。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