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華鎣山旅游區是一處非常有名的旅游景點,在這里有著不少的紅色景點哦!現在景區已成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了,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廣安華鎣山
華鎣山是全國八大佛教圣地之一,有“小峨眉”之稱,旅游區位于四川省廣安華鎣市境內,面積20平方公里,最高峰高登山海拔1740.2米。華鎣山是全國雕刻工藝最精、出土文物最多、史料價值和墓葬規格最高的南宋時期墓葬所在地,還是解放戰爭時期川東地下黨領導的華鎣山游擊隊革命根據地,40年代爆發的華鎣山武裝起義以及“雙槍老太婆”的傳奇故事都發生在這里,華鎣山也因此成為紅巖精神的發源地之一。
2、華鎣山游擊隊遺跡
華鎣山區緊鄰重慶市,解放前是國民黨兵源、糧源要地。為牽制敵人,迎接解放軍入川,1947年至1949年,華鎣山區掀起了洶涌澎湃的革命巨瀾。
根據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華鎣山區開展武裝斗爭,牽制敵人力量,支援解放戰爭"的指示,1947年10月,成立了中共川東臨委,由王璞任書記,統一領導上川東、川南和重慶地下黨的工作。1947年11月,在廣安建立了中共上川東地方臨委,分別在岳池、武勝、廣安、鄰水、大竹、渠縣、合川等地建立了8個臨時工作委員會,發動群眾,進行"三抗"(抗丁、抗糧、抗稅)。經過組織發動,華鎣山區革命斗爭如火如荼。1948年4月,重慶市委《挺進報》被破壞,由于叛徒出賣,華鎣山區頓時籠罩在-的陰霾之中。川東臨委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提前在華鎣山周圍的廣、岳、武、渠、合、營等縣舉行聯合起義,并將上川東所轄各工委領導的武裝力量統一組成"西南民主聯軍川東縱隊"。即華鎣山游擊隊,下設支隊,以工委番號為序。他們在1948年8月,分別舉行代市觀閣起義、三溪起義、伏龍起義、真靜金子起義。起義隊伍與敵人作戰,輾轉華鎣山,但在敵人的瘋狂鎮壓下,起義很快陷入低潮,而游擊隊員們仍在華鎣山一帶堅持斗爭,迎接解放。
華鎣山游擊隊遺跡現有"陽和之戰"遺址、陽和碗廠遺址、界牌巧奪軍車遺址等,現已成為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3、華鎣山游擊隊紀念館
華鎣山游擊隊紀念館面積為2000多平方米,總投資600多萬元,該館于2004年底動工修建,歷時近兩年建成。紀念館有鄧小平、江澤民等國家領導人為革命先烈的題詞,該館共分序廳,華鎣山武裝斗爭史,廣安代市、觀閣和岳池伏龍武裝起義等5次主要戰況及戰斗遺跡略圖,英雄人物介紹,《新華日報》造紙廠遺址,永遠的懷念,永遠的華鎣山文學藝術作品,收錄了曾經在華鎣山游擊隊戰斗過的英烈們的題詞留言和革命詩抄,真實地練習紀錄了當年華鎣擊隊與國民黨反動-和地方武裝頑強抗爭的壯烈詩篇。開館游擊隊等九個部分,館內陳列有華鎣山游擊隊使用過的槍械、生活用品、出版發行過的華鎣山游擊隊斗爭歷程山游的當天就接待了不少游人參觀,在一件件游擊隊員珍貴的實物前,游人們駐足良久,感慨萬千。
4、紅巖英烈蠟像館
以反映“紅巖”英烈在獄中斗爭活動片段的蠟像館,在“紅巖精神”發源地之一的四川省華鎣山石林景區正式落成并對游人開放。該蠟像館緊鄰“華鎣山游擊隊紀念館”、“華鎣山中外偉人、名人蠟像館”,占地500平方米,塑有江姐、華子良、許云峰、雙槍老太婆等26位紅巖英烈的蠟像,并配有聲、光,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人。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