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是水滸傳愛好者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上山后發現能看到市區全景,易守難攻的絕佳之地,那么水泊梁山的歷史有哪些呢?詳情見下文,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歷史簡介
梁山古稱良山,漢文帝第二子梁孝王游獵此地,見此處富有無比,無物不生 ,無奇不有,百品俱全,林幽水深,鳥飛迅捷,魚游自如,獸奔迅速。于是常年狩獵于此,感風寒而卒,死后葬于山麓,遂改稱梁山。
水泊梁山相傳有宋江等人在此起義。宋江起義的時間在宣和元年到宣和三年。起義主要涉及的地域在太行山及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橫行河朔,轉略十郡”。起義的首領是宋江。起義具有流寇性質,不一定有固定的根據地。起義的結局是嚴重受挫后投降。起義的中心區域梁山泊,距東京汴梁僅百公里左右,嚴重威脅著京城的安全。起義所涉及的地區,在北宋是比較發達的。梁山泊在宣和年間是廣濟河中部的個湖泊,而廣濟河上游就是從北宋的都城汴梁城中流出,廣濟河又是京東重要的漕運通道,占據廣濟河中間的梁山泊,對于北宋朝廷的政治、經濟、軍事威肋可想而知。宋江起義的故事在宋史上能夠記上一筆,在民間廣為流傳,足以說明它的影響。
《水滸傳》主要描寫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
面對梁山義軍越戰越勇的形勢,朝廷改變策略,派人招撫。于是,在宋江等人妥協思想的指導下,梁山全體接受招安,改編為趙宋王朝的軍隊。
統治者采用“借刀殺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漢前去征遼、征方臘。連年的戰事,弄得一百零八條好漢最后只剩下了二十七個人。然而,就是這些幸存者也未能逃脫接踵而至的厄運。
統治者眼見梁山好漢們勢孤力單,便在封官賞爵后不久,對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盧俊義被分別用藥酒、水銀毒死,李逵又被宋江臨死時拉去陪葬,吳用、花榮也在蓼兒洼自縊身亡。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就這樣被扼殺了。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
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景區介紹
水泊梁山是憑借“水滸”文化資源優勢而開發興建的省級風景名勝旅游區,包括梁山景區和水泊景區,南山北水形成不同的自然風光和旅游特色。梁山位于梁山縣城東南隅,由虎頭峰、郝山峰、雪山峰、青龍山四山峰七支脈組成,山體險峻,藏奇納勝。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